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ppt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ppt

ID:51246914

大小:750.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3-20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ppt_第1页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ppt_第2页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ppt_第3页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ppt_第4页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均衡产出第二节消费和储蓄第三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四节乘数原理第一节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定)1、两部门经济居民户企业行为cs行为生产投资—自主投资:不受利率和产量影响政府国外四部门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定)2、经济制度总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与总需求相等的供给量ADASP不变AS=AD凯恩斯定律:内容如上——总需求决定总供给。背景——20世纪30年代。适用于短期分析再假定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均等于零,所以:GDP=NDP=GNP=NNP=NI=PI=DPIAD2ASAD1Y1Y2YPP0O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均衡产出:二、均衡产出1

2、、均衡产出的含义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的收入。y=E=c+iIU:非意愿的存货投资EOyAE45°IU>0IU<0BACy*y1y2支出决定收入2、均衡条件y=Ei=s第二节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1、消费的决定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家户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制度、风俗习惯等。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2、消费函数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1)消

3、费函数c=c(y)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2)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MPC递减0《MPC〈1平均消费倾向(APC):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APC递减APC〈=〉1APC》MPC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某家庭消费—储蓄表ycsMPSAPSMPCAPCA90009110-110-0.011.010.110.89B100001000000.0010.150.85C11000108501500.010.990.250.75D12000116004000.030.970.360.64E13000122407600.060.940.410.59F140

4、001283011700.080.92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消费曲线45°cc=c(y)y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3、线性消费函数c=a+bya—自发消费by—引致消费b—MPC45°Oycc=a+by消费和储蓄:二、储蓄函数1、储蓄函数s=s(y)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MPS、APS递增0《MPS〈1APS〈1消费和储蓄:二、储蓄函数某家庭消费—储蓄表ycsMPSAPSMPCAPCA90009110-110-0.011.010.110.89B100001000000.0010.150.85C11000108501500.010.990.250.75D12000116004000.03

5、0.970.360.64E13000122407600.060.940.410.59F140001283011700.080.92消费和储蓄:二、储蓄函数sys=s(y)储蓄函数消费和储蓄:二、储蓄函数2、线性储蓄函数s=y-c=y-(a+by)=-a+(1-b)y45°Oyc,sc=a+bys=-a+(1-b)y消费和储蓄: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互补关系1.c=a+bys=-a+(1-b)yc+s=y2.APC+APS=1MPC+MPS=1消费和储蓄:四、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总消费是社会总收入的函数。第三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1、收支模型:使用消费函数y=c+ic=a+by

6、例:C=1000+0.8yi=2500则均衡收入: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c=1000+0.8yi=2500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yc+i45°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线相交决定收入IU<0IU>0c=a+byc+i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2、投资-储蓄模型:使用储蓄曲线i=ss=-a+(1-b)y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c=1000+0.8yi=2500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siyi,s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IU<0IU>0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二、三部门经济y=c+i+gi+g=s+(T–TR)或c=a+bydyd=y-T+TRT=

7、T0+ty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二、三部门经济s+(T-TR)EOyi+gs+(T-TR)i+gy*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三、四部门经济y=c+i+g+(x–m)c=a+bydyd=y–T+TRT=T0+ty小结第四节乘数原理乘数原理又称倍数原理,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基本内容是: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收入若干倍的变动。乘数原理:一、投资乘数(两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