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doc

《文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doc

ID:51271061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0

《文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doc_第1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doc_第2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概论》自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2.共鸣:所谓共鸣就是在艺术鉴赏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而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使鉴赏主题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3.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4.文学意境

2、: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5.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6.创作动机:这是文学创作活动主体从事创作活动的主观目的7.直觉:直觉,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8.灵感: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9.表现说:文学观的一种。表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10.文学话语:话语

3、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文学话语具有内指性、曲指性和阻拒性等特征。11.含蓄:表达得委婉,耐人寻味。12.含混: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语言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味,令读者回味无穷。13.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领悟。14.文学典型: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文学典型是

4、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15.文学意象:是指一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多义性等特点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16.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17.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现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18.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

5、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19.隐含读者: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20.延留:就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可能的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二、简答题1.文学接受与文学消费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文学消费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给人带来精神享受;另一方面,为获得这种享受,消费者又必须会出相应

6、的货币,因而文学消费兼具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文学接受”概念则不然,当我们说“文学接受”时,可以不考虑接受者的这种这种经济行为,不考虑他的文学书籍是买来的、借来的或别人赠送的,而仅仅关注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这种精神活动本身。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包括。有的文学消费者买来文学书籍,并不打算或并未进入阅读,而只是为了收藏、摆设或炫耀。文学接受则不包括这种占有式的外来享用活动,文学接受活动只是对进入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的读者而言的。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重条件不同。要使文学消费得以顺利进行,除草剂要求文学

7、消费者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及消费心理等主观条件之外,还要求文学消费者具备必要和经济能力、闲暇时间和适当的空间等客观条件。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则有所不同。就文学接受的主观条件而言,除了前面所说的阅读能力等之外,文学接受研究更关注接受者的个性、气质、性别、年龄、职业、经历、人生观、文化修养、审美趣味、艺术经验、期待视野及阅读心境等。文学接受的客观条件则主要指接受的对象(本文)以及接受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等。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