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设计与节能.doc

自然通风设计与节能.doc

ID:51304018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自然通风设计与节能.doc_第1页
自然通风设计与节能.doc_第2页
自然通风设计与节能.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自然通风设计与节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淡自然通风设计与建筑节能建筑自然通风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建筑自然通风的原理,建筑设计自然通风的设计,探讨自然通风与建筑节能意义。关键词:自然通风,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引言:建筑不仅应当具有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还要能提供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与其他相对复杂、昂贵的生态技术相比,自然通风是一项比较成熟而低廉的技术措施,并能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空调制冷系统,做到节能减排。一、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目前,许多建筑中都开始使用自然通风技术,之所以大力推崇此项技术,就是为了用代替空调系统,降低能耗。在此步骤中有两项内容是非常关键的,首先是实现在效

2、被动式制冷,在外界的温度以及湿度等非常小的时候,它能够在不使用能源的状态下进行降温减湿活动,将室内的温度和水分降低,确保给人一种舒适感。它不仅能够降低能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而且是一种完全和谐的发展理念。其次是能够带来非常清新的新风,对于提升人的身心健康来讲意义非常重大。目前空气质量下降的关键问题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新风进入其中。长时间的使用空调,引发了许多问题,使用自然的通风能够将屋内的不清新的气体去除,而且还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自然通风的原理建筑的自然通风从动力来源上可分为完全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自然通风两种模式。而完全自然通风有两个主要的原因:风

3、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差。则自然通风的原理有以下风点:2.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而风压作用下则是指利用建筑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空气的流通。当有风从左边吹向建筑时,建筑的迎风面将受到空气的推动作用产生正压(约为风速动压的0.5~0.8倍),而背风面上由于受到空气绕流影响产生负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3~0.4倍)。这样就形成了全面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但需注意的是,某一建筑物周围风压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相对于风向的方位、风速和建筑周围环境有关。2.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热压是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

4、的原理,在建筑物上部设排风口,排出室内被污染的空气,吸入室外新鲜的空气。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室内外密度差产生,沿差建筑物墙面的垂直方向出现压力梯度,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从上部流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热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开口处的高度差和室内外的空气密度差。在设计中,可利用建筑物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腔,如楼梯间、中庭、拔风井、管道井等,满足进、排风品的高度差,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出,使得建筑物能够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与风压自然通风相比较,热压自然

5、通风更能适应常变的外部风环境。2.3风压、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在实际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是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各自的作用有强有弱。由于风压受到天气、室外风向、建筑物形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如同一建筑物,迎风面下部热压,风压作用的方向一致,进风量要比热压单独作用时大,如果迎风上部的风压大于热压,就不能从上部开口排气,相反将变为进气,进成倒灌。但由于室外风速,方向甚至在一天内也变化不下,为了保证自然通风的效果,风压在计算一般均不予考虑;不过由于风压是客观存在的,故定性地考虑风压在自然通风中的影响,使风压和热压

6、作用相互补充,密切配合使用,仍是必要的。2.4机械辅助自然通风在一些大型建筑设计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以实现自然通风;且对于空气污染和澡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声带入室内,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可借助一种机械辅助方式加速室内通风。三、建筑自然通风设计与节能建筑自然通风设计不仅能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带走潮湿污浊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减少使用空调的负面影响,同时降温通风还可以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室内热环境,有效地减少空调耗电量,做到建

7、筑节能。建筑自然通风设计中可从建筑布局、建筑窗户设计、组织穿堂风设计来增强自然通风的效果。3.1合理控制建筑布局与设计体型建筑布局受很多因素控制,不同而已的建筑群和建筑体型对于自然通风的效果影响很大。从生态的角度上,影响布局的主要因素有阳光与风向。防止单体建筑吸热与太阳辐射过度的同时,应该尽量使建筑的法线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辞:对于建筑群体,若风沿着法线方向吹向建筑,会在建筑物背风向形成很大的漩涡区,对后排建筑的通风不利。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要根据风向投身角对室内风速的影响来决定合理的建筑间距,同时还要结合建筑群体的改变以达到缩小间距的目的。在单体设计中还应结合总体

8、布局对建筑的体形,包括进深、高度、面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