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pdf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pdf

ID:51413565

大小:1.32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3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pdf_第1页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pdf_第2页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pdf_第3页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pdf_第4页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期水利水运工程学报No.52016年10月HYDRO⁃SCIENCEANDENGINEERINGOct.2016DOI:10.16198/j.cnki.1009-640X.2016.05.002吕学研,张咏,徐亮,等.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6(5):9-15.(LYUXue⁃yan,ZHANGYong,XULiang,etal.NitrogenpollutantsvariationoftypicalriversenteringintoTaihuLakeinsummer

2、⁃autumnperiod[J].Hydro⁃ScienceandEngineering,2016(5):9-15.)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1,2,322222吕学研,张咏,徐亮,刘雷,钟声,郭蓉(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0;2.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36;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摘要:河流输入是太湖氮素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揭示河流在入湖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特征以及潜在的原因,以江苏省境内

3、典型入湖河流氮素污染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入湖河流氮素组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氮素组成在入湖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变化特征,但是总氮(TN)在入湖过程中均呈升高趋势。分析结果还-+表明,硝酸盐氮(NO-N)是漕桥河与太滆南运河TN的主要组成,而大浦港TN的主要组成为氨氮(NH-N)。34同时,造成河流氮素变化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河流交汇对入湖河流氮素组成的影响较大,污水处理厂排水对河流氮素污染物的增加也不容忽视,所以在入湖河流氮素污染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执行“一河一策”和“连片治理”双管齐下的策略,还要采取措施,提升流

4、域内污水处理厂脱氮能力。关键词:太湖流域;入太湖河流;氮素污染物;水环境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40X(2016)05-0009-07[1-3]太湖作为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其水质改善对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意义重大。随着治理工程的逐步推进,太湖的水环境状况已有所改善,但是水体的总氮(TN)浓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污染严重的西部和北部湖区,TN浓度基本处于地表劣V类水平。[4-5]西、北部湖区是太湖主要入湖河流的集中分布区,入湖河流携带污染物量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在太湖水环境治理过程中,“治

5、湖先治河”的理念逐步形成,而入湖河流较高的氮素污染水平成为湖泊氮素削[6-8]减的制约因素。因此,全面了解入湖河流水质的变化特征和原因,对于制定河流水质治理对策至关重要。本文选择漕桥河、太滆南运河(殷村港)和大浦港为典型河流,基于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典型入湖河流氮素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氮素变化的驱动因素,为制定入湖河流氮素污染物控制对策提供依据。1样品采集与分析[9]江苏境内入湖河流主要集中分布在湖西区,这些河流对太湖氮素全年入湖量的贡献率可达71.2%,其中被纳入江苏省重点控制的入湖河流有10条以上。

6、这些河流中,漕桥河、太滆南运河(殷村港)、大浦港又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因此,本次研究以漕桥河、太滆南运河和大浦港为入湖河流的代表,沿程收稿日期:2015-12-12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ZX07506-003);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2014039);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4491411)作者简介:吕学研(1984—),男,江苏宿迁人,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及环境与生态水力学研究。E⁃mail:ailvxy@126.

7、com10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6年10月布设监测点位,考察氮素污染物的变化特征。漕桥河的监测点位主要位于徐家荡出口———太滆运河交汇段,自西向东沿流向布设徐家荡出口(C1)、武宜运河交汇下游(C2)、漕桥镇上游(C3)、漕桥镇下游(C4)和太滆运河交汇下游(C5)共5个断面。自西向东沿流向,在太滆南运河沿程布设王母桥西(T1)、王母桥(T2)、和桥海事局(T3)、和桥(T4)、万石桥(T5)、殷村港桥(T6)、陈桥(T7)和殷村港大桥(T8)共8个监测断面。其中,和桥海事局(T3)为和桥(T4)的对照断面,主要考察武

8、宜运河交汇对太滆南运河水质的影响;殷村港大桥(T8)断面为太滆南运河的入湖口断面。大浦港的监测点位主要位于西氿出口———大浦港入湖口段,自西向东沿流向布设西氿出口(D1)、团氿(D2)、武宜运河交汇下游(D3)、污水处理厂排水口上游(D4)、污水处理厂排水口下游(D5)、芜申运河交汇下游(D6)、东氿大浦港口(D7)、大浦港入湖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