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8[1]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pdf

汶川8[1]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pdf

ID:51483466

大小:350.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5

汶川8[1]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pdf_第1页
汶川8[1]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pdf_第2页
汶川8[1]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pdf_第3页
汶川8[1]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汶川8[1]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4期灾害学Vo1.24No.42009年12月JOURNALOFCATASTROPH0LOGYDec.2009汶川8.O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樊跃新,非明伦,余庆坤(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摘要:1966年邢台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方针政策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深刻影响。汶川8.0级地震的惨痛教训进一步说明,在地震预报不过关或还不可靠的前提下,震灾预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途径。汶川地震的灾情和云南省减隔震技术研究应用、农村民居抗震、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速了中国防震减灾结构的调整——应把建构筑物抗

2、震设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关键词:邢台地震;汶川8.0地震;防震减灾结构;震灾预防;地震预报;减隔震技术中图分类号:P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1X(2009)04—0073—041966年邢台地震第2天,时任总理周恩来就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汶川8.0级地震的教训清楚视察了地震灾区,针对我国当时地震科学和地震地告诉我们,无论对于人员伤亡还是财产损失,事业状况作了重要指示。这些指示极大地促进了最主要和关键的因素是事前的震灾预防。震灾预我国地震科学水平的提高和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途径。震前预报最终此后,我国开始了地

3、震预报的实践与研究,要落实到有效的设防,震后应急最终要取决于有并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地震队伍和地震观效的设防。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灾前预防不测台站。从1966年至今,我国的地震事业取得了仅比灾后救援更人道,而且更便宜。”巨大的成就,专业队伍不断壮大,理论水平和实震灾预防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践经验大大提高。监测手段多样、学科内容丰富大方面。的地震台站遍布全国。特别是经过“九五”、“十(1)工程性措施城乡建设的防震减灾专项规五”建设,地震观测已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划;重大重要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防震减灾工作已从当初的监测为主

4、发展到今天监生命线工程、处于烈度分界线两侧的重要工程场地测预报、震灾预防、震后应急加基础研究的3+1体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结构、材料抗震措施等等。系(以下称3+1体系)。地震预报的实践也曾取得(2)非工程性措施法制建设、科普知识宣传过1975年海城7.3级地震临震预报的成功经验。等等。当然,震后应急是必须的,基础研究也是任何学科所必须的,我们就不去讨论它了。过去1地震预报和我国防震减灾体系现状之所以把监测预报放到第一位,并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其情所致。几十年过去了,情况发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是一个毫无生了很大变化,方针也应该相应的变化

5、。短临预报的巨大灾难。这次残酷灾难的启示是:众所周知,地震预报,特别短临预报是世界不能把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性过多地依赖于目前还性的科学难题。虽然我国在地震预报上作了长期不过关或还不可靠的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不小的成绩。必须对我国防震减灾3+1体系进行结构调整。但业内流行的一句话很说明问题:我们取得了海实际上,近年来对3+1体系的理解和运作已城地震预报的成功,但我们也有唐山地震预报的经发生了变化。其提法已表明其关系:监测预报失败,这就是地震预报的现实。现在,再次经历是基础,震灾预防是核心,应急救援是关键。多了2008年汶

6、川8.0级地震的预报失败后,恐怕年的实践已经逐步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把震灾预对上面这句话也要进一步修改了。我们不是地震收稿日期:2009—05—15基金项目: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一社会事业发展专项“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工程减隔震关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资助”(2008CA007)作者简介:樊跃新(1954一),男,云南昆明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地球深部构造等研究工作.E-mail:347320445@QQ.COITI74灾害学24卷预报悲观论者,但必须正视现实。事实上,我们从长远看,这种投入是值得的。换句话说,即使地对大多数破坏性地震的短临预报是失败的。面对

7、震预报难题已经解决,也不是说破坏性地震一来,数万鲜活生命的逝去和数千亿财产损失。每一个人们虽无生命之忧,面对大片建筑物损毁就无动于地震工作者无疑是痛心的,但应负多大的责?这衷。建构筑物有无抗震设防,在同样的地震、同样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从科学的层面来讲,在目的场地条件下,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图1a、b是前的认知水平上,要对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2008年8月20、21日云南省盈江县4.9、5.9级地确的短临预报是非常困难的。人类研究地震的历震中同一村民小组民居。图1C是1994年美国洛杉史太短,目前所掌握地震知识只能作一定程度的矶6.7级地震中,USC大

8、学医院地震中丝毫未损,统计预报,离物理预报的目标还差得很远,地震医院各种设备未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