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1.doc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1.doc

ID:51483701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1.doc_第1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学情分析1、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但不足的地方就是有部分同学不太爱举手发言,另外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习习惯较差,上课也没有及时跟着老师的思维来,致使学习效率不高。造成作业不能及时上交的现象。2、部分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因此,整个班级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3、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相当于战士苦练杀敌技术一样,如果不好好练习,在战场上就会被敌人杀死

2、。所以,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而我班的很重要的问题就在这儿。有同学在家就依赖家长,在学校就依赖同学,离了依靠自己就不会从何思考。还有同学则是养成了哪种好作业拖拉的习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但经过一个阶段的整治,虽然有所改观,但质量一直也不高。4、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会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甚至不明白自己求的是什么。5、粗心大意,审题失误,没看清题目就急于动笔做题。其次,对概念的理解不深,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意思;计算能力有也待提高。6、“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

3、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知识已熟练掌握,但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的意识还有待培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三角形的内角概念,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学生猜、量、拼、折、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②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与态度:①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②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

4、和是180°,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2、教学难点:采用多种途径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来拓宽学生思路。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教具。2、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量角器、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小朋友和大家一同学习,你们瞧,他们来了。你们认识吗?“(出示三角形动画课件),让学生依次说出各是什么三角形。接着询问:“你们发现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点吗?”(不少学生发现它们都有三个角)师肯定并介绍:“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是有一次,这些三角形为它们

5、各自内角和的大小发生了争吵,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课件,【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最大。”直角三角形不服气:“哼,我才不信呢?”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角最大,应该是我的内角和最大。”“我的大!”、“我的大!”……】师关闭课件,说:“同学们,你们看,他们为内角和的大小,争得不可开交,究竟谁说得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操作感知。学生先大胆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然后组织学生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测量各角的度数,并计算出它的内角和。(由于测量存在误差,学生汇报的结果有179°、180°、178°、181°等等,)

6、用接近180°来概括并板书度量法的结果。2、剪拼验证: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自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折叠验证:多媒体直观演示后,让学生折一折,叠一叠。师板书学生得出折叠法的结论。三、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基础练习,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在三角形内已知两个角,求第三个角(课件出示)2、提高练习,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求顶角。②求等边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3、拓展练习。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求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内角和(多媒体出示)。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画对角线的方法,把四边形和五边形都分成几个小三角形。四、课堂小结:同

7、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