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Ms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pdf

汶川Ms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pdf

ID:51504408

大小:4.6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25

汶川Ms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pdf_第1页
汶川Ms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pdf_第2页
汶川Ms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pdf_第3页
汶川Ms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pdf_第4页
汶川Ms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汶川Ms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O卷第4期地震地质V01.30.NO.42008年12月SEISMOLOGYANDGEOLOGYDeo.,2008汶川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李志强袁一凡李晓丽张勤代博洋叶友清戈培峰’曾杰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3)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0500214)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5)四川省石棉地震局,石棉6254006)四川省自贡地震局,自贡643000摘要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现场考察认为:极震区烈度为Ⅺ度,表现为强烈的带状

2、分布,且破坏很重,地震破坏在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衰减非常快;X度区和Ⅸ度区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极窄,X度区和Ⅸ度区偏小;烈度在断层两侧迅速衰减,但Ⅵ度、Ⅶ度区的影响范围非常大,Ⅵ度区的影响范围约24万km。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南部破坏范围在Ⅵ度区远大于北部地区。在不同烈度区均出现了大量的烈度异常点。对各类建(构)筑物、地貌、地形的破坏类型、破坏方式均有了新的认识。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震害特点烈度图中图分类号:P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08)04—0855—220引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特

3、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4km,在1分多钟内完成了地震主要能量的释放。汶川M8.0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同时使北川一映秀断裂和灌县一江油断裂等2条倾向NW的逆断裂发生地表破裂,沿北川一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为逆断裂型兼右旋破裂,最大垂直位移6.2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4.9m;沿灌县一江油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72kin,为典型的纯逆断层型地表破裂,最大垂直位移3.5m;在上述2条地表破裂带西部还发育1条NW向带有逆冲垂直分量的左旋走滑地表破裂带,长约6kin(徐锡伟等,2008)。截至2008年10月29日12:00,已经发生

4、余震35155次,并且余震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中最大强余震为5月25日16时21分的四川省青川县6.4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8)。这些余震主要分布在从映秀镇到青川县的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形成长达300km[收稿日期]2008—09—12收稿,2008—11—24改回。[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资助。856地震地质的余震带。中国一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历史上曾经多次遭遇特大地震,但这次汶川8.0级地震的影响范围之大是中国地震史上罕见的,地震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亡和失

5、踪近9万余人,数百万人失去住所。其中仅四川I省受灾总人口共计就有2450余万人,700余万户,失去住所者计1510万余人。地震还引发r约1.5万处山崩、滑坡、塌方、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估计直接造成了2万人死亡(殷跃平,2008),同时还严重损毁了交通、通信等生命线系统,给救灾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形成了众多的堰塞湖,其中33个较大堰塞湖(陈晓青等,2008)给下游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地震。震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750~1500mm之问,雨季集中了全年大部分雨量。震后一段时问内,正属雨季,大雨时常发生

6、,对前期地震形成的各种松散堆积物和危岩进~步作用,形成了很多新的泥石流、滑坡和堰塞湖,对交通线和下游地区有很大的威胁,极大地影响了灾区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此次地震的震区范围甚至超过了唐山地震,涉及到r大面积的民用房屋、工业厂房、水库大坝、桥梁、隧道、公路、滑坡、泥石流、堰塞湖,以及设防和不设防的建、构筑物的地震直接破坏、间接破坏、震后次生灾害破坏,类型众多,表现多样,对其破坏特征的研究将深化我们对于地震灾害的认识,为防震减灾提供进一步的依据。1汶川地震灾害现场调查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调集各单位人员组成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和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

7、援队,于当晚23点抵达灾区并立即开展紧急救援和地震现场灾评与科考工作。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600余人,分赴四川I、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等地会同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分成80多个灾害调查小组对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4个受灾县(区)的房屋、生命线系统、水利设施、企业等破坏情况进行了调查,行程达50余万千米,调查面积超过50万km,完成了2300个调查点、1500多个抽样点的震害调查工作。地震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三部分:调查规范》(GB/T18208.3—2000)和《地震现场工作第四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

8、18208.4—2o05)的要求进行(陈达生等,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