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doc

浅析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doc

ID:51518319

大小:6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浅析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1页
浅析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浅析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发表时间:2012-11-89:23:29浅析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计算是人们最基本的数学素养,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内容标准中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数的运算''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大部分空间。分析近年素质测试小学生计算得分的情况,不难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下降的趋势。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的降低,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J在小学阶段,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考试,多半题目离不开计算,有的学生思维方法正确,思路清晰,却计算错误,而有些题型并不需要呈现过程,结果填错

2、则分数尽失,而现行的评价还是以分数论成败的。因此,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降低,不但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会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终生发展。下面就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原因作些探讨,并提出一点粗浅看法。一原因探析1.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一般由情境直接导入,把计算教学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多么的接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迫切感。更在现实情境中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定义、法则、定律等等。可惜部分老师在情境创设和教学调控之间存在着差距,课堂上常为一些无效信息所干扰(还有一

3、些是教材的城市化偏向所导致,老师为解释主题图或插图的意义而耗费了不少时间)。以致教学进程受阻,训练密度大打完成的,在这样完成了练习之后,按理应当有相应的补充练习再作训练才有学习效果,但老师们唯恐背上“题海战术'‘的骂名,不敢布置应有的作业(教材中己没有这样的习题,需老师自编)。俗话说:“熟能生巧”。没有相应的练习,计算技能谈何掌握?4.必要的强化训练明显地被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运算法则、定律、公式、口决等,在弄清其来龙去脉后是必须强记的。但现在的老师恐怕被别人说成“死记换背”,不敢让学生去记、去背,只是口头上稍作强调。就算布置了也不去检查是否过关。即使是表

4、内乘法口诀和基本的(20以内)进位加减法口算都不敢作硬性要求。口算(心算)是笔算的基础,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重要工具,笔算是在口算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口算(心算)这个基础没打好,笔算不成了无源之水吗?曾有一位三年级老师向我抱怨,说他任教的班部分学生连表内乘法也不会,没法教啦,得让二年级的数学老师给这个班的学生补课。我向这个班二年级的数学老师了解,他也满肚委屈,他说已经多次强调了这些基本知识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比赛等多种形式以促进,但一部分学生就是不肯下苦功夫去学。“以现在的教学形势,我能逐个检查过关吗?这死记的落后做法我可不能做啊!”——老师的教学心态由此可见。

5、计算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计算速度慢或计算出错,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节奏变得缓慢,课堂结构变得松散,这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加以订正,这些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进程。不少数学课容量偏小,思维训练不到位,其症结往往就在计算上。如果每节课的教学效果都打了折扣的话,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大打折扣了,而作为工具科的数学学习不好,其整体发展将会大受影响。二提出一些粗浅的应对策略1创设情境与复习铺垫并重。每节课都要从知识特点和学牛实际出发,认真思考是用情景导入精彩,还是充分地运用铺垫引入来得自然,或者就选择直接进行本节内容教学更合理等等。现行教材提倡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提出要解

6、决的计算问题。主题图的情境往往蕴含特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理解、领悟文本意图的基础上,精心创设能体现文本意图的教学情境。不仅要考虑情境的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和可接受性,还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把握情境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诱导学生提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不能让学生游离在情境之中,而要尽快引出要探讨的计算问题,从而达成计算教学目标。本人认为:创设情境的同时不要一概否定传统的复习铺垫,计算知识的探索是需要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计算教学前的复习铺垫可以通过再现或再

7、认等方式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I口知,这也是非常有效的引入方式。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时,就应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笔算作铺垫。2鼓励解题策略多样化,更要注重策略优化。倡导算法多样化的日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引出多种算法,而必须关注优化。在学生展示个性化思维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体验、比较,取长补短,发现相对简单的优化的方法,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儿种方法。优化的过程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那些公认较好的、一般的算法,帮助学生学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形成计算能力。如上面提到的

8、“9+4“的教学,在学生得出了几种算法后,老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