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管理中会计舞弊应对策略探讨.doc

信贷管理中会计舞弊应对策略探讨.doc

ID:51518450

大小:8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12

信贷管理中会计舞弊应对策略探讨.doc_第1页
信贷管理中会计舞弊应对策略探讨.doc_第2页
信贷管理中会计舞弊应对策略探讨.doc_第3页
信贷管理中会计舞弊应对策略探讨.doc_第4页
信贷管理中会计舞弊应对策略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贷管理中会计舞弊应对策略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贷管理中会计舞弊应对策略探讨陈军自1720年在英国发生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一―“南海公司”事件以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就成为了投资人和债权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2005年3月25日,ST达尔曼成为中国第一个因财务舞弊而遭退市的上市公司。近年来,世界各地陆续爆出财务丑闻,对债权人和对投资者利益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并成为令会计界、银行界和监管界头痛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会计舞弊手段、识别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在信贷管理中如何应用提出了粗浅观点,供参考。一、会计舞弊概念(一)会计舞弊的概念会计舞弊,一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虚假反映企业的生

2、产经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或监管者,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会计舞弊是用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的不法行为。(二)会计舞弊的主要目的1、逃税。企业通过虚减销售收入或利润等手段,向财税部门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以谋求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2、骗贷。企业通过虚增销售收入或利润等手段,向银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以骗取银行贷款。3、圈钱。编造虚假财务指标,骗取上市资格,以欺骗投资者,进行圈钱。4、谋利。虚报盈利,夸大业绩,扩大声誉和影响。或是企业管理人员授意或串通财务人员和关键部门员丁,通过虚假账务处理,谋取个人或团伙利益。(三)会计舞弊与会计差错的主要不同点会计错

3、误是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在计算、记录、整理、制订及编表等会计工作中,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行为过失。通常情况下,造成会计错误的客观原因主要是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不熟悉会计业务、不了解会计制度、财经法规、工作疏忽或单位制度不健全,会计财务处理程序混乱等。会计舞弊与会计差错有本质的不同。会计差错的当事人并无不良动机和企图,属非故意行为;行为人未从中受益;一般是公开的,不具有隐蔽性;往往是个人行为,而非团伙行为。而会计舞弊的当事人却是抱着恶意的、不良的企图,并采用伪装、涂改、销毁等违法手段造成不良后果;舞弊人、舞弊企业或领导受益,而严重侵害企业口身、企业职工、债权人或股东

4、利益;一般是行为人以种种伎俩粉饰、掩盖经济业务真相;更多的是团伙行为。二、应重点关注的会计舞弊手段(-)虚增产量,隐藏生产真相。有的企业为隐瞒非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伪造原材料、商品入库单,增加原材料、商品购进量;伪造产品加工、入库资料,增加产品加工量,以此从账面上虚提达产率,显示生产正常的假象。具体账务处理:借:原材料贷:现金(银行存款)借:牛产成本(电费、工资等生产费用,原材料耗用)贷: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借:库存冏品贷:生产成本(二)虚增收入,夸大公司业绩1、以“出库单”等非正式单据为入账凭证,虚增收入或不用记账凭证直接虚增收入。企业在达产率不高、无法获取

5、销售发票等正当销售收入入账凭证的情况下,为融资需要,会计人员自行编制“出库单”,企业以“出库单”为入账凭证,虚增销售收入。在此情况下,由于“银行存款”科目与银行较为容易核对,多数企业便将销售收入反映在“现金”或“应收账款”科目中。账务处理:借:现金贷:主营业务收入(忽略税金因素,以下同)或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也有的企业虚设银行存款账户,将销售收入反映在“银行存款"科目中。即: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2、通过伪造凭证虚增收入。伪造订货单、销售合同等发货凭证,据以记账,然后篡改应收账款、银行账款记录。企业有关人员甚至是高管人员利用高科技技术,伪造顾客订货单

6、、伪造发运凭证、修改销售合同等齐全的交易凭证,致使企业财务人员将当期的“交易”确认为收入。为了掩盖收入的虚假,通过公司自身资金的“回流”,再冲减应收账款。有的甚至伪造银行对账单,记录虚假的现金流入。3、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企业用公司自身出资注册公司,增加下游客户,或通过关联交易,或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签订虚假合同,虚构交易过程,增加往来收入。表现为销售客户集中,与关联公司交易集中。4、通过编制合并报表虚增收入。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不抵销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或通过拉长控制链条、构建复杂的公司体系等手段,进一步“拓宽”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5、

7、通过“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如:将销售回购、销售租回等业务确认为收入;将委托加丁业务的加工发出以及收回,通过对开发票方式分别确认为销售以及购买业务;将非营业收入虚构为营业收入;在尚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就确认收入;对发岀商品以及委托代销等业务提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在客户对该项销售有终止、取消或递延的选择权时过早确认收入。(三)虚减成本,调节业务利润1、通过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和材料采购等科目挂账,减少实质上已经消耗及价值形态已转化为成本费用的存货。2、材料领用、人工费用等归集材料费用时,在畅销、销售一般及滞销的产品及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人为分配,并通过递延确认结

8、转营业成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