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作业.doc

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作业.doc

ID:51683485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4

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作业.doc_第1页
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作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作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进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一、了解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2、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小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

2、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己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小学生心理的可变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

3、,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我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

4、、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别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个“心情日记”,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此外,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

5、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3、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总的说来,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若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当然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探讨,那么如何在二者间寻找更加有效和完美的切入点,需要我们德育工作全体同仁继续探讨和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