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分析(泉州).doc

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分析(泉州).doc

ID:51716890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5

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分析(泉州).doc_第1页
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分析(泉州).doc_第2页
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分析(泉州).doc_第3页
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分析(泉州).doc_第4页
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分析(泉州).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分析(泉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测试政治学科试卷分析(泉州市)作为2015年福建省高考前的一次大练兵,2015年福建省高中质检文综测试政治学科试卷旨在检测高三学生政治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检测高三学生政治学科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发展状况,借此帮助广大高三政治教师更好地了解、掌握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高三师生下一阶段政治学科的复习教学提供明确的导向。一、对试卷的整体评价总的来说,2015年福建省高中质检文综测试政治学科试卷结构安排合理、考点覆

2、盖面广、考点分布合理、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和政治学科素养发展状况的检测,质量较好。2015年福建省高中质检文综测试政治学科试卷主要有以下优点:第一、依纲据本,注重主干知识考查。试题严格遵循省颁《考试说明》规定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全部试题都围绕《考试说明》和教材中要求的主干知识设计,没有偏题、怪题,鲜明地反映了引导考生立足学科基础,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的命题导向。从考查立意看,试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背景材料和设问方面紧密结合实际,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

3、实际问题的能力,在39题中尤为突出。第二、能力立意,重视过程与方法考查。此次考试在注重考查“双基”的基础上,体现了能力立意为主线的思想,表现在:其一,试题的选择题大多以设计“情景材料”为背景,要求考生能够通过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在答题中运用这些信息,考查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对选择题素材的理解判断和对主观题中的经济数据、社会现象、基本结论的比较分析,考核理解判断能力;其二,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试题材料的认识,考核考生对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观点的内涵的理解并做出合理判断,包括对选择题素材的理解判

4、断和对主观题中的社会现象、基本结论的比较分析,考核理解判断能力;如39题的第2问;第三,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和历史现象的具体分析,明确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分析事物的成因,归纳出社会政治、经济和思维领域的科学结论,考核分析归纳能力;如39题的第1问;第四,试题要求考生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知识综合解决较为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考核综合运用能力,如39题的第4问。这些试题都做到紧扣热点、贴近生活,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5、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第一、图文并茂,富有人文性。试卷情景材料有电视剧、红楼梦词句、小说、图表等。其中,第31题用丰子恺的环读四言诗句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结构新颖,妙趣横生,内涵丰富。第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正面教育。试题选用的背景材料,以社会热点和学生现实生活为主,既有党的十八大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又有土地流转、打破体制障碍、石油、海上丝绸之路、机器人产业、翻转课堂、高中生投篮命中率、人们穿衣服扣纽扣等社会热点和学生日常生活关注的内容。第五、设问形式多

6、样,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选择题中的每一设问的指向均无重复,初步归纳有:“这种经营方式、下列能体现这一效应的措施是、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这两项改革措施共同体现了、这是为了、这一倡导是基于、这幅作品、借鉴这一说法文艺作品创作应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在一些学校试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主要得益于、这一目标的制定体现了他、这种“崇拜”实质上是、这启示我们要”。非选择题设问突出体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例如39(1)问和39(4)问主要是“宏观”切入,39(2)问和39(3)问主要是“微观”切

7、入。第六、稳中有变,逐渐与全国卷接轨。例如,第39题以图表型的形式出现,情景选择改变前几年高考“以古贯今、以文化为主线”的形式,采用了“以科技创新(机器人)为背景、比照国内国外成果”的方式。当然,2015年福建省高中质检文综测试政治学科试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瑕疵。(1)在选择肢设置中,有些题目的选择肢对学生来讲需有相应的知识背景,稍不注意就可能出错。比如:第26题的“鲶鱼效应”,学生不明白是竞争的问题;第28题的我国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有些题目的选择肢和答案有有待商榷的情况,如第31

8、题第①选项“以优美的隶书展现了汉字的审美价值”,就让人搞不清楚是考政治学科素养还是美术学科素养,而答案排除这一选项却恰恰是在于这些字体不是隶书,以致学生失误;第34题的第③选项中的发挥自身优势,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从高中生张明设置的训练目标看不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而答案又选择这一选项,有待商榷。另外没有出现计算题(题型示例换掉)、传导题(近两年高考出现的新题型)等题型,让人有点遗憾。(2)在非选择题的命制中,第①和第④问对学生的考查能力大体相同,都是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9题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