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doc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doc

ID:51743454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doc_第1页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doc_第2页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doc_第3页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doc_第4页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摘要:数学学困生是小学数学教育对象中的特殊群体,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情况的调研,简要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转化数学学怵I生学习的几点教学策略。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62-00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也包括学困生,他们宙于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对数学学

2、习感到困难,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类学生目前在不断的增多,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做好学怵1生的转化工作。一、现状分析,起因探究近年来,我对我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调查,包括问卷、谈话等,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内部原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学困生自控能力较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学习不能持之以恒。2•缺乏自信心。学困生内心深处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课前不预习,谍堂上也不会及时做笔

3、记,课后不复习巩固,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外部原因1•社会因索。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因索对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2•家庭因索。部分父母离异或外出,爷爷奶奶只知溺爱,不知关心其学习,造成他们学习日趋困难,或部分父母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陈旧,对其子女在教育管理上方法欠妥,致使这些孩子产生学习怵I难。二、转化学困生的教学策略我们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些具有我校特色的学困生调适策略,并在口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具体的实践研究。(一)增强学困生的信心,培养其良

4、好的学习习惯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怵]生的学习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转化学困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取得进步的期盼。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其实每个学困生的潜能往往都没有被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耍及时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2•加强学困生的学习意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主要的差异在于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同。

5、学困生往往学习意志不强,而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他们不愿思考,遇到问题就逃避。对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他们的学习意志,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弓I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并随时纠正他们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二)转换教学模式,激发学怵I生的学习兴趣1•实际引入,加强数学的直观性。目前课堂教学中枯燥的概念教学和解题练习,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排斥与惧怕心理,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在引入数学概念时,尽可能选择学生大量接触的实际问题作为引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成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直观形象的提出数学

6、概念,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分类教学,促进学困生参与学习活动。分类教学是促进数学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措施。我们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三层:口学能力较强的为优等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为中等生,主要靠教师“扶着走”的为学困生。学困生“教”重于“学”,我降低教学要求,只要求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会基本的四则运算,在能力方血主要达到“模仿”的层次。在课堂提问时适当多给他们机会,课堂巡视关注他们,发现做得正确的就让他们板演,表现自我。3•互帮互学,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开展互帮互学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补充,用优等生带动

7、他们,营造互帮互学氛围。数学学困生学习活动能力差,可以为其选择一位恰当的“助学伙伴”,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参与学习过程。例如我把班级分成八个小组,每小组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这个过程中,使学困生得到帮助,逐渐意识到学习活动的冃的性,并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二)转变评价模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立足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现状出发,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评价的内容和目标应包括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进步做

8、出及时的评价,不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采用课堂竞赛及活动自动化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课内学习行为进行•评价;采用等级评定,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行为进行跟踪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合理运用终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