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碱性土壤改良措施.doc

偏碱性土壤改良措施.doc

ID:51781279

大小:9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偏碱性土壤改良措施.doc_第1页
偏碱性土壤改良措施.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偏碱性土壤改良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偏碱性土壤改良措施根据土质偏碱的特性,故提出以下土壤改良措施如下:1、自然粘性土和黄沙1:1进行掺和,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渗水性,减少土壤粘性,有利于植物根系深入;营养土含有养分和微生物,能提高土壤理化性状。另外可增施过磷酸钙,按100公斤每亩过磷酸钙施入土层内,确保植物生长时所需的养分。2、土壤PH值的调整同时对于PH值大于8的土壤,采用价格低廉的醋渣作为酸性介质,与原有土壤进行拌合,对土壤中的碱性成分进行中和,从而起到改良的作用。具体醋渣的用量为:每4平方表土面积,混拌入0.2立方的醋渣,搅拌深度

2、为0.6米。3、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采用砻糠灰与土壤拌合,作为中性介质的砻糠碳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孔隙从而改善其化学物理性状。具体用量建议:每4平方表土面积,混拌入0.2立方的砻糠灰,搅拌深度为0.6米。4、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土壤肥力改良灌木及地被草坪:种植时,在挖好种植穴后,喜酸性土的植物,如茶花、杜鹃、含笑等,采用山泥铺底,约5厘米厚,然后回填1:3拌合的醋渣与自然土。遇喜中性或微碱的植物,如栀子、木槿、火棘等,则底部与四周均回填拌有砻糠灰的泥土,体积比为1

3、:3。在乔木种植施工中,胸径在8---20厘米之间的乔木:种植时,须在底部铺满洗干净的碎石约8—10厘米厚。上面为15—20厘米厚的土壤改良剂与泥土1:1混合的回填土,四周回填同样比例的混合土,土壤改良剂的用量为每棵树0.2立方。特别建议在胸径大于20厘米的大乔木时,在泥球两侧深约20厘米处,对角各埋一粒高粒肥。在胸径大于14—25厘米的重点种植乔木时,除应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必须在泥球与树穴之间,由下到上斜45度角埋设一条直径约8---10厘米、长约1.5米的由玻璃丝网包裹的蛭石条,以利排水与储水

4、。在种植各类竹子时,除必须带泥球(带竹鞭)外,还必须在种植穴范围内,挖去现场回填土至1米深。换上由竹子产地带回的土壤(黄土壤或红土壤),以利竹子的恢复生长。5、除此之外,对于乔木和喜酸植物种植区域增设隔水层,防止盐碱随毛细水上升而对植物根系的侵蚀,并进行部分换土,采用山泥做种植的回填土壤,加快植物的恢复生长,提高植物的成活率。6、工程中如需进客土,客土原有的物理性状有很大的改变,为了保证整个地形外观饱满、坡度自然顺畅,大雨过后无积水,同时确保在短时间内达到要求,对土方进行人工沉降(分层浇水夯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