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池设计计算.doc

厌氧池设计计算.doc

ID:51818111

大小:43.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厌氧池设计计算.doc_第1页
厌氧池设计计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厌氧池设计计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厌氧池设计计算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10m3/d  每小时0.5m3设计容积负荷为Nv=2.0kgCOD/(m3·d),COD去除率为60%。则厌氧池有效容积为:V1=10×(1500-600)×0.001/2=4.5m32.厌氧池的形状及尺寸据资料,经济的厌氧池高度一般为4~6m,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这也是系统优化的运行范围。厌氧池的池形有矩形、方形和圆形。圆形厌氧池具有结构稳定的特点,但是建造圆形厌氧池的三相分离器要比矩形和方形的厌氧池复杂得多。因此本次设计先用矩形厌氧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考虑,矩形厌

2、氧池长宽比在2:1左右较为合适。设计厌氧池有效高度为h=5m,则横截面积S=4.5/5=1.125m2设计厌氧池长约为宽的2倍,则可取L=1.4m,B=0.70m;一般应用时厌氧池装液量为70%~90%,本工程中设计反应器总高度为H=6.5m,其中超高0.5m。厌氧池的总容积V=0.7×1.4×6=5.88m3,有效容积为4.5m3,则体积有效系数为76.5%,符合有机负荷要求。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水力负荷率V2T=(4.5/10) ×24=10.8h,V2=(10÷24)÷1.125=0.37m3

3、/(m2·h)对于颗粒污泥,水力负荷V2=0.1~0.9m3/(m2·h),符合要求。3、进水分配系统的设计本次设计采用一管多点的布水方式,布水点数量与处理废水的流量、进水浓度、容积负荷等因素有关。为配水均匀,出水孔孔径一般为10~20mm,常采用15mm,孔口向下或与垂线成呈45°方向,为了使穿孔管各孔出水均匀,要求出口流速不小于2m/s。本厌氧池采用连续进料方式,布水孔孔口向下,有利于避免管口堵塞,而且由于厌氧池底部反射散布作用,有利于布水均匀。为了增强污泥与废水之间的接触,减少底部进水管的堵塞,建

4、议进水点距厌氧池底200~250mm,本次设计布水管离厌氧池底部200mm。4、排泥系统的设计一般认为,排出剩余污泥的位置在厌氧池的1/2高度处,但大都推荐把排泥设备安装在靠近厌氧池的底部,也有人在三相分离器下0.5m处理设计排泥管,以排除污泥床上面部分的剩余絮状污泥,而不会把颗粒污泥排走,对于厌氧池排泥系统,必须同时考虑在上、中、下不同位置设排泥设备,应根据生产运行中的具体情况考虑实际的排泥要求,来确定排泥位置。本次设计在三相分离器下0.5m开始设置三个排泥口。厌氧池每三个月排泥一次,污泥排入集泥池中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