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语文一下1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

人教小学语文一下1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

ID:51855011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人教小学语文一下1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小学语文一下1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小学语文一下1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小学语文一下1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语文一下1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失物招领》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声的读法。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理解为什么把垃圾称为“失物”。教学重点: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声的读法。教学难点: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理解为什么把垃圾称为“失物”。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

2、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4、学生自由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2)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1、自由读

3、课文1——4自然段。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1)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2)“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3)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3、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4、读

4、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5、练习(任选一题)(1)用“准备”说句话。(2)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五、自主发现,指导书写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1)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2)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3)描:在书上描一描。(4)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5、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1、开火车读生字词。2、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1)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2)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3、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1、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2、当学生问“失物

6、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2)启发想象,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1)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2)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

7、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五、拓展延伸,

8、实践活动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