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技术应用

解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技术应用

ID:5190006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5

解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技术应用_第1页
解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技术应用_第2页
解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技术应用_第3页
解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技术应用_第4页
解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技术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技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衬砌混凝土技术应用  摘要:渠道工程是我国农村灌溉和城市远距离输水的重要输水方式,然而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较大,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地区,每年的渗漏量惊人。这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衬砌混凝土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简要分类了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工程衬砌混凝土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在我国工农业渠道输水工程建设中,由于采用衬砌混凝土技术的防渗渠道具有良

2、好的防渗效果,一般可减少85%以上的渗漏损失,不仅显著提高输水能力,而且还能减小渠道的断面尺寸,同时适用于不同的地形、气候和使用条件,具有耐久性强的特点。在渠道工程衬砌混凝土施工中,为了保证渠道工程的防渗效果和耐久性,除了正确合理的设计以外,必须严格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对抗渗混凝土的品质、配合比质量的控制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渠道工程衬砌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7处理地基渠道工程施工前,应对渠道进行施工放样,具体的放样尺寸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放

3、样出渠道底脚线和渠口线共四条线,然后进行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土方的开挖应提前进行,使得地基的土的水分在自然风干下尽量降低以增强土基的强度,减轻冬季冻胀的破坏。根据不同的地形有的渠道需要开挖,有的渠道需要填方。挖方式渠道的基础比较坚硬,但其开挖面在开挖的过程中发生松动,在衬砌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将其清理干净,然后回填,渠基整平、夯实。填方式渠道的基础比较松散,在衬砌前迎接和灌溉用水有意识的加大水位对渠道进行浸水预沉,但仍然难以达到衬砌所需的密实度的要求,必须进行夯实。对于改建渠道防渗,应尽早的停止放水并扒松

4、渠基风干,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回填新土并分层夯实。模板安装施工采用定型槽钢按设计图纸要求制成框格,外用楔形三角铁镶入土中加以固定。模板制作和安装要具备支立牢固、板缝紧密、表面平整、线条顺直、标高一致、易支易折等特点。模板的安装要按照图纸测量放样,对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核。模板要求拼装严密准确,不漏浆,表面平整,不产生过大变形。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净距沿渠道纵向的允许偏差为±10mm,沿宽度方向的允许偏差为±30mm。7抗渗混凝土的配制生产混凝土的抗渗性好坏直接决定着渠道工程承受外界不利因素的侵蚀能

5、力的高度。因此,为了建造耐久性较高的输水渠道,必须首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提升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主要是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常用的办法是减小水灰比,选用适当品种及强度等级的水泥,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注意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等都对提高抗渗性能有重要作用。此外,掺用引气型外加剂,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不连通的气泡,截断毛细管通道,改变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降低水灰比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骨料和水拌制而成。根据水泥完全水化的原理,需水量只有水泥重量的25%左右

6、,但在拌制混凝土时,为了获得必要的流动性,满足施工要求,常用较多的水,即较大的水灰比W/C。当混凝土硬化后,多于的水就会被蒸发掉,形成毛细孔,用水量越大,水泥水化后留下的细毛孔越多,渗透系数也越大。通常情况下,当水灰比小于0.6时,毛细孔多属于封闭的;当水灰比大于0.6时,则连续性的毛细孔显著增加,渗透性也变大。有试验资料证明当水灰比从0.6增加到0.63时,渗透性几乎将增大了一倍。因此,抗渗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过大,一般应控制在0.6以下。7(二)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原材料水泥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在抗渗混凝土

7、中应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32.5Mpa;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天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g,不得使用带有R字样的早强水泥;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矿渣水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后才可使用在抗渗混凝土工程中,这是由于矿渣水泥的泌水性较大,其泌水时在混凝土中形成通道,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及强度都很不利。骨料在混凝土中,粗骨料颗粒的下面容易形成空隙,颗粒愈大则形成的空隙愈大,对抗渗不利,宜采用5~31.5mm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细骨料:为

8、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砂率混凝土中砂率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这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造成施工振捣不密实,影响抗渗性。选择合理的外加剂7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其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并且应具有早强性能,除此之外应采用高效减水剂。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大中型的渠道的施工中,应按最佳配料顺序和拌和时间进行试验,经试验审核后,达到设计要求方可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