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议论文材料选择与加工应用

谈议论文材料选择与加工应用

ID:5192308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5

谈议论文材料选择与加工应用_第1页
谈议论文材料选择与加工应用_第2页
谈议论文材料选择与加工应用_第3页
谈议论文材料选择与加工应用_第4页
谈议论文材料选择与加工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议论文材料选择与加工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议论文材料选择与加工应用  议论文以分析说理见长,那么增强议论文说服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材料、让事实说话。但学生在选择和分析运用材料方面往往无从下手,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解决这个问题。供学生选择的材料非常丰富,在道理素材方面,包括格言、名人名言、流行语等,格言、名人名言的论证力度,毋庸赘述。流行语在论证观点时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觑:比如影视流行语,“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狭路相逢,勇者胜”“菜鸟也疯狂”(《我是特种兵》),这些流行语都是非常励志的,如能作为引证运用到文章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事

2、实素材方面,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自然界的,比如人们常说的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上去;二是蜗牛,凭自己的努力和毅力,爬上去。人类社会方面的素材,同学们常用的有人物素材和新闻事件。名人事迹颇具说服力,新闻事件新颖、典型,亦能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在材料的万花丛中,我们需要如何选择,才能酿出我们的美文之蜜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要”、“三不”。8“三要”包括:要选择合适恰当的材料,要选择典型的材料,要选择新鲜的材料。在合适层面,就像人们选择对象一样,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作为文章也是合适的

3、才是最恰当的,合适的材料才能有效论证观点。在典型层面,选择的材料不能只有自己知道,应该是你知、我知、他知,大家知的典型、有代表性的材料。在新鲜方面,应该选择自我性、生活性、时代性较强的材料,不能一头扎到古人堆里出不来。“三不”包括:不踏雷区、不入盲区、不恋老区。要做到“三要”、“三不”,才能采有益之花,酿美文之蜜。材料选择之后,运用时需要进行加工。笔者认为主要方法有三:方法一:拔筋抽骨,去粗取精片段一: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颖州当长官的时候,和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一同待客

4、。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很快。这个事例很好地说明了“近朱者赤”的道理。(话题:“近朱者赤”,素材:吕公著、欧阳修)8片段二:欧阳修乃北宋大文豪,吕公著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耳濡目染,写作技巧提高很快。由此可见环境的力量不可小觑。倘若吕公著在一个贪官或是品行不正的人手下做事,恐怕他这一生就要在钩心斗角、见利忘义中虚度了,这不正印证了那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是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

5、是巨大的。———高天曌(话题:“近朱者赤”,素材:吕公著、欧阳修)片段三:二十年来,周月华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在大山上跋涉的身影,深深地烙在人们的脑海里。这对平凡、将坚守作为自己唯一信念的夫妇,二十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他们不朽的诗篇。因为他们的坚守,整个大山不再寂寞,漫漫深夜中少了些许病痛者的呻吟;因为他们的坚守,整个天空不再阴霾,绝望的内心迎来了丝丝爱的曙光;因为他们的坚守,贫瘠的大山不再荒芜,黝黑的大地开出了朵朵希望的花蕾;因为他们的坚守,动人的旋律不再低徊,整个世界沉浸在深深的感动中。即使家境贫寒,他们仍不忘默默

6、坚守,这种深埋内心的坚守,让他们无比高大,为人所敬仰,从而感动中国。———成佳佳(话题:“坚守”,素材:2013年感动——周月华、艾起夫妇动人事迹)8从以上三个作文片段,我们可以看出,片段一和片段二话题相同,素材相同,用吕公著、欧阳修这一素材来分析论证“近朱者赤”这一观点,比较两个文段,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出片段二的优胜之处,片段一在运用材料的时候,缺乏对材料必要的加工和分析,而且文段一把和观点没有任何关系的素材信息也放到了文章中,把材料和观点生硬地粘贴在一起,没有做到去枝叶、多聚焦:把与“近朱者赤”这一观点无关的材料

7、枝叶部分去掉,把笔墨聚焦在与“近朱者赤”这一观点紧密相关的材料紧要处。片段二则是对素材进行了拔筋抽骨、去粗取精的加工,仅用一句话就对材料围绕观点做了概括。保留了关键信息,去掉了无用的信息。片段二的笔墨集中在紧扣观点的材料分析上,运用了假设论证和引证的方法,让事实来说话,从而证明了观点。片段三是紧扣“坚守”主题,对素材2013年感动——周月华、艾起夫妇动人事迹的运用,这个来自学生的优秀片段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在素材运用时“拔筋抽骨、去粗取精”的重要性。2013年感动——周月华、艾起夫妇动人事迹文字材料有600多字,所以去

8、枝叶、多聚焦尤显重要,成佳佳同学便是这一方法运用的榜样,“二十年来,周月华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在大山上跋涉的身影,深深地烙在人们的脑海里。这对平凡、将坚守作为自己唯一信念的夫妇,二十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他们不朽的诗篇。”短短几十个字浓缩了材料中与观点有关的精华,对600多字的材料进行了拔筋抽骨、去粗取精的加工,并达到了很好的运用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