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pdf

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pdf

ID:52008522

大小:212.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pdf_第1页
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pdf_第2页
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粗辞技龇2014.5粮食作物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柴永峰赵智勇卫武宵姚彤崎李秀绒孙来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运城044000)摘要:运旱20410(“晋审麦2007006”、“国审麦2008014”)是一个优质强筋、抗旱丰产、适应性广泛、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在该品种的高产栽培过程中,应注重播前纳雨蓄水保墒,施足底肥、整地镇压、药剂拌种、提高播种质量,9月底至10月初适时播种,亩播基本苗15万左右,加强冬春保墒壮苗抗旱防冻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灌浆期适当提早进行一喷三防,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并适时合理扩浇1水,可大幅提高产量450kg

2、以上。关键词:小麦品种;运旱20410;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优质强筋抗旱丰产小麦育种和示范推广,山西省区试及示范结果:2005—2006年平均亩产是国家和省级“十五”以来.为应对我国加入WTO282.8kg,比对照晋麦47增产6.3%;2006—2007年平后.国外优质麦对我国小麦市场的冲击和小麦育种均亩产235.5kg,比对照增产7.5%;两年平均亩产的挑战,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小麦食品优质259.1kg,比对照增产7.O%,位居第一,两年共16点加工的需求,而提出的重点科技攻关方向。次试验.增产点率达88%。2006年在降水及肥力条件运旱20410(“晋审麦2007

3、006”、“国审麦较好的尧都区试点,平均亩产达到398.3kg。2006—2008014”).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旱地小麦育2007年还参加了山西省南部旱地生产示范试验,平种组“十五”以来,以晋麦47为对照.以突出改良面均亩产236.96kg.比对照晋麦47增产6.9%.居第一筋强力品质为目标而育成的一个优质强筋、抗旱丰位,8个试点全部增产。产、适应性广泛、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旱地小麦新品国家黄淮旱薄地区试及示范结果:2006—2007年种,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研究分平均亩产264.6kg,比对照晋麦47增产4.0%;2007—析其主要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4、,以充分发2008年平均亩产291.5kg,较对照增产3.O%;两年平挥其高产潜力和提高强筋力品质的稳定性,为大面均亩产278.0kg.较对照增产3.5%。两年共18点次积示范推广和创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试验,增产点率为83.3%。2007—2008年还参加了国1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家区试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产288.1kg,比对照晋1.1抗旱高产稳产广适性麦47增产8.4%.7点汇总,7点增产。运旱20410于2006、2007年连续两年参加了山由此可见.运旱20410参加山西省区试及示范西省南部旱地区域及生产示范,在参加山西省区试和国家区试及示范,3年4省共49点(

5、次),平均亩产的第二年.2007、2008年又参加了国家黄淮冬麦区旱265.5kg,比对照晋麦47增产6.45%,增产点率达薄组区域及生产示范。试验3年,以降水量为标准,94.2%.综合性状表现,株高生长正常,产量三因素较2006年为平常年型,2007年为严重干旱倒春寒冻害协调,年际间和年型内稳产性好,增产点率高,适应年型,2008年为相对丰水年型。性广,抗旱性较好,丰产潜力较大。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863”项目;农科院育种工程。一204—粮食作物2014.5舭舛技龇国家区试2007、2008年两年度抗旱性鉴定,抗2.2整地施肥和种子处理旱指数为0.9057

6、、0.9542.抗旱性与对照晋麦47相播前一次性施足底肥,亩施纯氮8~10kg、磷当。表观抗旱性达1~2级。(P0)6~8,深耕时增施有机肥,可充分发挥高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陕潜力。采取旋耕带镇压整地,达到上虚下实之效果。西省渭北旱原旱地和河南省西部旱薄地种植。种子处理包括种子包衣和拌种,未经包衣的种子可1.2优质强筋品质特性采用混合药剂喷雾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或国家区试2007、2008年两年度统一取混合样品40%甲基异柳磷乳油5O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质分析测试结果:容重(ga)766、804;蛋白质含量(干乳油50ml(或15%-~唑酮

7、粉剂75g)或2%戊唑醇湿基,%)18.02、14.71;湿面筋含量(14%湿基,%)39.8、拌剂75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kg搅匀拌种5Okg,32.6;沉降值(m1)55.O、44.9;吸水率(%)61.4、60.1;稳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h,待麦种凉干即可播种。能定时问(min)10.6、4.5,最大抗延阻力(EU)277、294,起到防治地下虫病和生育期病虫的综合防治效果拉伸面积(cm2)80、74,延伸性(mm)202、178。主要品2.3适期播种与合理播量质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