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pdf

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pdf

ID:52043834

大小:1.33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pdf_第1页
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第16期(总第169期)江西建材施工技术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吴杨■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00摘要:隔震技术即是将地震与建筑结构进行隔离的一种动态抵抗方法。它通技术特性,从而起到了良好的隔震加固效果。常是在建筑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置隔震装置,这样不仅可用以增加建3.2隔震层的设计要点筑物的固有周期,避免共振,而且能对地震能量进行有效吸附,从而极大(1)加固工程中,在原建筑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了高度的降低地震过程中结构物的变形和加速度,从而减少和避免建筑物结构为15m的隔震层。整个隔震层也作为管道层,要求对隔震层的底板应受到破坏。

2、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隔震技术的工艺原理出发,并结合实进行相应的防水处理,防水材料为16mm厚度的聚合物水泥涂料。隔例,就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震层的顶板应作保温处理,采用聚苯板作为保温层。关键字:隔震技术既有框架结构加固应用(2)为确保建筑上部结构及隔震支座的安全,在设计时还在建筑物与室外地面之间设置有一定宽度的隔震沟,具体宽度应按照上部结构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尤其是在08年和10年相继经历了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振幅值进行确定。隔震沟的具体做法为:首先,为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以后,我国地震工作者们更是加大了对建筑物抗保证建筑物的内外封闭,应当在

3、隔震层的四周砌筑宽度约为240mm的震性能的研究。传统的建筑抗震设计,多数是通过加强结构本身的延防火墙,要求防火墙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缝隙也应当用防火密封材料性、刚度以及强度,从而使建筑物能在地震灾害中减轻所受到的破坏。进行封闭;其次,确定隔震沟的宽度,然后在隔震沟外砌筑一道宽度约然而长期以来的工程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方法不仅造价高昂,而且不能为370mm的后砌墙。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工程的需要,在地震后并不能减少结构物大量受(3)为确保电梯井在地震作用下的完整性和位移的自由,电梯井使[1]到破坏的问题。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相继加快了隔震技术的研用了下支撑式设计,即将隔震层设置在电

4、梯井的基础底板上部,这种设究进程,在我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并获得了良好的实际应计能保证电梯井和建筑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同步位移。同时,为用效果。保证电梯井的安全,在电梯井筒和楼板之间还设置有宽度为600mm的1隔震技术的基本应用原理变形缝,要求变形缝的盖板,除应当满足在任意水平方向位移400mm隔震技术的基本应用原理是,通过在建筑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不破坏的设计需要以外,还应当能满足相应的承载力要求。置隔震装置,以延长建筑物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并给予适当的阻尼使3.3隔震层的施工要点建筑物的加速度和变形反应极大减速,使所受到的地震能量多由隔震隔震层的土建施工工艺流程

5、,主要为:下部预埋板安装、固定→浇装置所承担。因此,在地震过程中对建筑上部结构输入的能量很小,有筑混凝土→预埋板检测→安装橡胶支座→预埋件上板→安装预埋螺杆效保证了结构的安全。→上部支墩施工。建筑隔震体系作为一种经济、安全且有效的减震体系,由于地震过(1)安装和固定下部预埋板。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受既有框架结构程中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在01s~1s之间,而所设置的隔震装置的水中的钢筋影响,下部预埋板的位置很难准确定位,为了提高预埋板的安平刚度远低于建筑上部结构的层间刚度,它能使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装精度,应当首先根据建筑结构平面图及定位轴线,将下部预埋板的控延长2~5s左右,从而有

6、效降低了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和所受到制线测定好,然后再进行安装,在安装完成后还应当用水准仪对预埋板的破坏。近年来,隔震技术在我国建筑新建施工以及既有工程改造中,位置、标高、平整度进行校正,以确保达到设计规范的要求。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截止2014年,我国已新建隔震建筑面积超过了当下部预埋板的安装位置、标高、平度度等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以2200万m,并广泛分布于全国多个省、市,已基本实现了对我国高烈度后,即可采用焊接方式对预埋板的螺杆以及钢筋进行固定,要求应满焊[2]地震区的全面覆盖。并保证焊接的牢固,然后再对梁钢筋、支墩钢筋进行绑扎固定。2主要隔震装置的应用(2)浇筑混凝土、

7、预埋板检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当采用适当目前,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多种隔震装置,包括了滚球(轴)、橡胶的措施对预埋板螺栓孔加以保护,以避免混凝土进入到螺栓孔中。在支座、基础弹簧、结构底层柔性柱、悬吊结构等等。而在各类隔震装置浇筑过程中,采用一次性浇筑法,直至浇筑到-1500m标高处为止。中,橡胶支座是结构工程中防震减灾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发展最当浇筑完成并拆模以后,还应当对下部预埋板的标高、平整度以及为成熟的隔震体系。根据其结构形式和应用特点的不同,橡胶支座又平面位置进行再次检测,当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