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doc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doc

ID:52078285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doc_第1页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最好的老师》推荐理由刚入职时去图书馆借书,无意间看到了《做最好的老师》,后来新青培训时,听到老师介绍李镇西,就自己买了这本书。它是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著。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学生的80%是当地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没有纯粹农村孩子的吃苦精神和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强烈欲望,没有城里孩子开阔的视野和多方面的人文素养.这样的孩子决定了我们课堂教学的难度.这句话使我很有触动,感到书中所谈到的教育对象似乎离自己很近。本书的第一章,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教育理念基础的就是爱是永恒的教育主题。在《没有爱,便没

2、有教育》一文中,作者说:“只要把握准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当李老师坚持与学生打成一片时,所发挥出来的教育魔力也是惊人的,当他因病住院一周回来之后,发现班里的纪律和学生的精神面貌,要比他想象的好很多,学生们都很自觉,而他们的这种自觉恰恰是受了李老师爱的感化。对于作者说的这些话,有些老师可能会感同身受。我们总认为师生见面,应该由学生先打招呼,当怀有这种心态时,我们的眼睛是不看学生的,当学生见到老师对自己爱理不理时,内心应该是很失望

3、的。反过来,如果我们与学生见面时不再面无表情,不再脸朝他处,而是主动露出笑容,遇到不向你打招呼的同学,就主动向他们打招呼。这样,同学们感到我们的平易近人。在第二章的一篇文章《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文中,李老师讲述了在一次教师节之际,他让班里同学送他一份教师节礼物---给他提意见。为了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他还给学生买了各种小礼物,结果孩子们积极发言,说出了许多李老师曾经犯下的错误。面对孩子们指出的这些问题,李老师都给予了认真的回复和道歉,在这节课结束时,李老师说了一句结束语:永远感谢同学们!愿在新的一学年,我们全体同学和我这个班主任精诚团结,同舟共济,以共同创造明年七月的辉煌!孩子们

4、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并在一年后的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李老师的用心培养,在离校之际,学生们送给李老师一张联合签名的尊师卡,里面有一句话: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相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未见得是件坏事,它不仅不会有损你的尊严,相反,可能会使你收获更多尊重,而且也有益于教师自身的反思进步。在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中,李老师讲述了他的一个后进生转化手记--他和万同的故事。万同是一个调皮捣蛋,语文成绩只是十几分水平的离异家庭孩子,跟着母亲生活,结交着一群社会上的朋友。我们都知道,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

5、一个学生,难!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行为的反复性,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从一开始的以一个老师的力量进行引导,到后来在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后,发动全班的力量去讨论万同的行为,并帮助他改进,再到后来破例让万同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表国旗下演讲,以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同样都是教育工作者,我从李老师的事迹中看到了一种力量。在第九章《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几封心理辅导通信选:我是不是变坏了,内容:...我怎样改变自己孤僻的性格?内容:...男女同学交往引起别人误解怎么办?这

6、些问题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经常遇到的,李老师在书中都一一给出了详尽的解答,对我们处理类似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照李老师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感,产生代沟。学生本身有一种压抑感,快乐不起来。老师的尊严也受到了挑战,怎样化解这一矛盾?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迪,李镇西老师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

7、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