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电气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pdf

对建筑工程电气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pdf

ID:52104664

大小:203.1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对建筑工程电气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pdf_第1页
对建筑工程电气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对建筑工程电气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与交流■朔日曩持2012年7月对建筑工程电气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白子建张志伟(中牟县建设工程监理公司)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在本文中通过对电气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的分析,探讨了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减排;问题;防治措施;技术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的要求也从原来的温饱转向了小康,其中住宅的工程质量是决定住宅安全、舒适性的重要因素。电气工程是住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电系统相当于人体的血液系统,提供住宅所需要的基本动力,照亮住宅的每一角落,也给其他设备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相应

2、的能源;弱电系统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一栋住宅与外界交流的重要端口。因此电气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体住宅工程的质量,关系住户的安全和生活的舒适。1电气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1.1开关、插座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准确牢靠预埋、固定线盒;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保护线不能串接;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安装后线头不裸露;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项紧、拧紧;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为宜。1.2室外进户管预埋不符

3、合要求预防措施: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m;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1.3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

4、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2建筑电气节能的技术措施2.1配电系统的节能2.1.1变压器的节能变压器是配电系统的重要部分,在我国供电系统中电网损耗占供电容量7.7%,其中变压器损耗占60%左右,因此降低变压器的供电损耗,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变压器自身的损耗变压器自

5、身的损耗主要有两部分,即固定损耗与可变损耗。固定损耗就是空载损耗(即铁损和激磁功率损耗,简称铁损),它只与变压器的容量以及电压的高低有关,而与负载的大小无关。变压器的可变损耗就是短路损耗(即绕组中的损耗,简称铜损),铜损包括有功部分和无功部分,有功部分是变压器原、副绕组的电阻通过电流时产生的损耗,它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从这两方面损耗可以看出,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就是要降低变压器的铁损和铜损,降低铁损可以选择使用优质硅钢片,设计先进的铁心结构减小磁阻:降低铜损可以使用无氧铜和电工铝导线,增大·+”+一+-+*+一+“+-+-+-+一+-+*+-

6、+-+”+-+-+-+一+一+-+-+-+--+---I--+-+-+·+-+-+-+-+-+-+-+-‘-+一-+-+-—·f一-—-卜一+-—·+一-—。+一-—}-+-+·3.2载波通信技术一直以来,通信系统已经成为配电自动化发展中的技术重点与难点。由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强、容量大、传输效率高,因此在通信系统中普遍选用。随着光纤通信的成本有所降低,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成为必然趋势。但是针对低压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来看,涉及到诸多终端设备,在建设通信系统时具有~定繁琐性,如果仍然使用光纤通信,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本,都具有不适应性。因此

7、,为了更好地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功能,采用通信速率高、可靠性强的载波通信技术,既可满足基本的通信需求,还可为客户提供电力上网、远程读表等综合化服务。3.3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以我国当前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已经基本实现输配电的分离运行,并且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电力销售环节。随着配电环节的开放性,越来越多的分散发电装置得以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能源问题,避免线路损耗严重。但是对于零售市场环境来说,推行配电自动化技术,其分散发电装置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需要经常改变配电网的运行方式,而传统的整定值和集中处理方法,难以与变化需求相一

8、致。因此,构建多智能系统分布模式,采用馈线自动化技术,可较好地改善这~问题。通过应用该技术,实现和区域协调器的配合运行。同时考虑到全网运行方式、拓扑结构变化需求等问题,可以在主站设置协调服务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