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ppt

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ppt

ID:52118496

大小:1.9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4-01

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ppt_第1页
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ppt_第2页
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ppt_第3页
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ppt_第4页
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考与练习本章教学要求本章主要内容不动产经济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的相关理论。【教学重点及难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土地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集约边际与粗放边际、土地规模经济与土地规模不经济、集聚经济与集聚经济效益。【教学内容与时间】(4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学生自学。首页第四章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第一节土地集约利用第二节土地规模利用首页第四章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利用第一节土地集约利用一、土

2、地集约利用概述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形成和演进三、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四、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五、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目录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土地集约利用一、土地集约利用概述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资本集约型: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劳动集约型。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一)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早期表述(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中期演变(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发展与完善(四)几点启示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形成和演进威廉·配第最早注意到 “土地报酬递减”现象一定面积的土地的生产力有一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之后,土地生产物的数量就不可能随着劳动的增加而增加了杜尔阁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表述撒在一块天然肥沃的土地上的种子,增加劳动投入后,产品产量增加的比例会大于投资增加的比例,直到这一比例达到它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为止。超过这一点再增

4、加投资,产量的增加会越来越少,直到土地的肥力被耗尽,投资的增加不会使产量有任何提高安德森首先注意到了 科学技术因素的影响作用在合理的经营制度下,土地的生产率可以无限制地逐年提高但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这种提高是有限的。土地肥力会递减,一定量的土地能供养的人口是有限的威斯特首次正式提出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耕作改进的过程中,原生产物数量的增加将耗费日益增大的费用,或者换句话说,土地纯产品和它的总产品的比例是持续递减的“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中期演变马尔萨斯最早提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主要观点:

5、“按耕作进展的比例而增加的年产量,和以前的平均增加额比较起来,必然是逐渐地并不变地减少下去的”与杜尔阁的区别:1、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2、分析的是人类整个社会生产过程3、分析对象是不同年代、土地、作物的不同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平均变化4、只看到报酬递减,而没看到此前的递增西尼尔给其内涵增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引入“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其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演变成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把“报酬递减规律”

6、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入劳动和资本,土地报酬增加随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限度时,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土地报酬就会递减的现象。1、土地报酬与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变动要素的变化规律)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历史过程,而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一季作物的生产过程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与生产关系

7、无关的生产力范畴5、土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品种,而品种不在“报酬递减”研究之列几点启示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实质形态实物形态;价值形态;价格形态对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三、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产出的实物量报酬=—————————————(实物形态)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产出物的价值(或产值)报酬=—————————————(价值形态)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值量产出物的价格(或货币额)报酬=—————————————————(价格形态)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或货币额)四

8、、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1、自然科学是研究“报酬递减规律”的基础2、报酬变化阶段的数学分析3、土地报酬的阶段分析1、自然科学是研究“报酬递减规律”的基础李比希的“最小因子律”:作物产量的多少受所施元素的最小因子的制约;作物产量与养分成正相关.后来有人将最小限制因子定律又形象地称为“木桶定律”,即一个由分别代表生态环境因子的不同高度的木块拼合成的一个木桶,其最大储水量取决于高度最小的那块木块。限制因子定律的主要价值是使生态学家掌握了一把研究生物与环境复杂关系的钥匙,因为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