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pdf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pdf

ID:52201486

大小:242.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4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pdf_第1页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pdf_第2页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54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第3期doi:lO.3969~.issn1672—9943.2011.03.063企曩舞业lI菅:理嚣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车康模,赵国浩,宗颖聪(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我国现有煤炭利用方式和节能减排措施远远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引出对低碳经济环境下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问题的思索。采用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思想,对我国煤炭现代化利用路径进行分析以及评价,建立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体系。[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现代化利用;体系;煤气化多联产[中图分类

2、号]P9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943(2011)03-0154-03资源现代化利用方式、构建低碳经济时代的煤炭1问题提出现代化利用体系成为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能源发展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含量相对较低的石的一个基本任务。油和天然气将取代煤炭作为主导能源,最终出现2中国发展以煤炭为主相对的低碳经济碳排放增速的减缓和下降。因此,从长期来看,加大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为主向石油和天然气2.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为主的结构转变是必然选择。但由于我国以煤炭表1给出了1998~2009年能源生产、消费总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量

3、结构。可以看出,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以煤为主生根本变化,而现有煤炭利用方式和节能减排措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按照我国的能源资源条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无助件、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可以预测到于缓解消减二氧化碳的国际压力。由此引出了我2020年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将占有60%以上的们对低碳经济环境下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问题的比仍J。思索。切实提升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水平、探索煤炭表11998—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生产总量及构成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2-2发展以煤为主相对的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从资源、成本和供应等多个角度看,煤炭比

4、石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0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41022);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011021—1);油、天然气等其他能源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考山西省周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081014)虑到技术成熟性、便利易得性、商业规模性以及长2011年第3期车康模,等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155期能源安全前景,煤炭更具有远远超过其他燃料越严格的环保规定,煤气化多联产在经济上的优的独特优势。但是,实现绝对的低碳经济发展是一势也将越来越显著。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努3.1.2电化力做到相对的

5、低碳经济发展更为现实。因此,我国现在我国约60%的煤炭用于发电(美国是应该发展以煤为主相对的低碳经济。90%),新增煤炭将基本上用来发电。我们应将超(超)临界等大容量、高效、低污染的燃煤发电技术3低碳经济环境下煤炭现代化利用研究放在优先位置,以满足电力快速增长的需求;远期在目前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考虑应研发应用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性能发电系统,结到我国能源结构的现状,探索煤炭现代化利用方合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煤气化多联产等,以满足式、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下煤炭现代化利用体系成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以更低的成本增加减排二氧为发挥煤炭的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地发展以

6、煤炭为化碳,实现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发电技术的跨越式主的相对的低碳经济的关键。发展。3.1煤炭现代化利用路径及评价李振华等、姚燕强通过对目前几种主要的煤炭现代化利用是相对于以往终端用户直接洁净煤发电技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循环燃烧煤炭等传统利用方式而言的,即采用先进适流化床燃烧(CFBC)技术、第一代增压循环流化床用的电化、气化和液化等现代转化技术,生产可供联合循环(PFBC—CC)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终端使用的清洁能源,以替代原来分散的、高污染(IGCC)技术)进行比较,认为配有污染物排放控的传统式低位燃煤技术,并在以上转化过程中,强制技术的

7、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在效率、容量、调发电、供热与生产其它产品技术的藕合与优化,可靠性、设备投资、以及环保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性。优势。从能源资源、环境、发电技术和可持续发展3.1.1煤气化多联产的几个方面综合来看,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利用煤气化的最佳特性,实现多联产的整体也是我国目前发展燃煤发电技术的优先选择。黄最优,将可能成为燃煤发电和捕捉、埋存二氧化碳毅诚H认为,提高发电机械本身的效率的潜力已的重点领域,由此煤气化多联产能源系统成为我不多了,提高燃煤电厂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蒸国煤炭现代化利用体系的重要组成

8、部分以及体系汽的参数,即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而我国现在的核心地位。多联产的先进性在于整合煤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