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运输系统.ppt

煤矿运输系统.ppt

ID:52221174

大小:331.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4-02

煤矿运输系统.ppt_第1页
煤矿运输系统.ppt_第2页
煤矿运输系统.ppt_第3页
煤矿运输系统.ppt_第4页
煤矿运输系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运输系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运输系统机电设备管理部周树生。第一节:煤矿运输设备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刮板输送机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形成“三机”配套的综采设备。1964年,我国第一台圆环链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即SGW一44型刮板输送机研制成功。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刮板输送基本形成了槽宽730mm和764mm的两大系列、多种型式的刮板输送机。90年代研制成功整体铸焊溜槽、交叉侧卸式刮板输送机。“九五’’期间,研制出具备可伸缩机尾调链装置的综放工作面配套输送机,满足了日产10000--13000t、年产300~400Mt的生产需要。80年代

2、后期以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技术发展可概括为“三大(大运量、大运距、大功率)、二重(重型溜槽、重型链条)、一新(自动监测等新技术)”。1.重型铸焊或新型轧焊溜槽铸焊溜槽将煤壁侧槽帮与铲煤板、采空区侧槽帮与挡煤板托架(包括推移耳板)铸成一体,同时将槽间连接哑铃插头和座窝以及与挡煤板连接螺栓的座孔等都靠精密铸造而成,然后再焊接耐磨中板和封底板,形成整体溜槽。2.大尺寸高强度链条组件重型刮板输送机链条组件技术发展的重点是提高抗拉强度、抗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双中链发展较快,已成为重型刮板输送机链条布置基本型式。链环圆钢直径不断增大,目前直径34mm以上的链环大量使

3、用,直径42mm和直径46mm的链环也已使用,并出现了直径52mm的链环。由于提高运输能力的需要,加之溜槽、链条、链轮等工作部件耐磨性能的增强,以及双速电动机启动性能的改善,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链速有提高的趋势。3.新型传动装置为适应采煤工作面长度增加和运量增大,需要发展大功率的、具有良好启动特性和过载保护功能的电动机、减速器等传动装置。(1)双速变极电动机是近年来重型刮板输送机的基本驱动设备。一般多采用双绕组4/8极和4/12极,外壳水冷,法兰连接。(2)减速器的发展方向是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为减小尺寸和重量,并适应侧卸机头垂直布置传动装置的需

4、要,研制出结构紧凑的行星齿轮减速器。(3)为实现瞬时冲击过载保护,在无液力耦合器的条件下,除电气系统装有电子保护、电动机热敏元件保护和相敏保护装置外,还有的在减速器中装有转矩限制装置。4.机头、机尾装置的改进发展重点是交叉侧卸,降低高度,提高机架与链轮的强度和寿命。(1)侧卸机头已成为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基本型式。(2)机尾高度关系到采煤机在工作面尾端开切口及下切问题,也需尽量降低。一般均使机尾链轮尽量接近底板,故机尾高度仅稍大于其链轮外圆直径。(3)为提高链轮组件的寿命,重型刮板输送机一般都采用7齿链轮,而不主张用6齿链轮。(4)机

5、头、机尾架结构强度和刚度进一步提高。二、刮板输送机的发展趋势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随着综采技术的发展而继续向高产高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是:(1)向大型化发展。装机功率为2×800kW~4×800kW,输送能力为2500~4500t/h,输送距离为300~350m,链条规格为直径48mm~52mm,溜槽内宽为1300~1500mm。(2)向高耐久性、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减速器耐久性试验指标应通过1500~2000h耐久性试验,输送机溜槽过煤量大于6Mt,事故率小于3%。二、刮板输送机的发展趋势(3)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采用CST可控驱动装置和AC

6、TS自动调链装置及工况监测系统等。(4)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输送机零部件普遍标准化,规范化,保证设计、加工质量和水平。(5)向高适应性发展。适应不同综采工艺的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如综放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刨煤机用输送机等,将继续得到发展。三、带式输送机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随着高产高效矿井的不断涌现,对煤炭输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式输送机向长运距、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的方向发展,并已成为带式输送机的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目前我国固定型和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带速最高为4m/s,单机长度小于5km,输送量小于3000t/h,带强最高为ST4000,输送机的监控设

7、备功能少,可靠性较差,灵敏度和寿命都较低,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1.向大型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带式输送机的最高带速已达8m/s,带宽可达2m,单机长度达16km,单机驱动功率达1100kW,生产率高达4500t/h,带强可ST7300。2.不断完善驱动技术美国Dodge公司利用液粘传动理论研制的CST装置可以控制输送机的启动速度和加速度;ABB公司的变频调速驱动装置可以直接控制输送转矩,可适用于单机和多机驱动,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这些驱动系统同时可以通过载荷量的在线检测控制加载,实现多个驱动装置保持速度同步和功率平衡。3.开展动态分析研究研究输送机

8、的动力学性能对了解输送机的工作状态,完善输送机的设计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