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pdf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pdf

ID:52245395

大小:589.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pdf_第1页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pdf_第2页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pdf_第3页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pdf_第4页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4期秒声也房’VoI.28,No.42014年8月MINERALRES0URCESANDGE0LOGYAug.2014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①陆建辉(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530031)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大新弄屯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且指出找矿方向,对矿区下步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关键词:铅锌矿床;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l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63(2014)04—0487—

2、05近年来,广西第四地质队对大新弄屯铅锌矿开展10.5km,宽约4km,向东倾没,轴部位于古雾岭一地质勘查工作,新发现一中型规模以上铅锌矿床。笔带,由上寒武统地层组成。北翼保存完整,自轴部至者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弄屯铅锌矿前期阶段的勘查成翼部依次分布上寒武统、下泥盆统、中泥盆统地层,倾果及资料,对弄屯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向NNE,倾角30。~40。;背斜南翼,因受近EW向断了总结,并指出该铅锌矿成矿区带的找矿方向。层(F)所切割,造成地层的缺失,使矿区上寒武统地层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倾向350。

3、~3O。,倾角1地质背景1O。~3O。。1.2.2断裂1.1地层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根据走向可分为NW向、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上统泥岩、泥质粉砂NE向、SN向和EW向四组断层。根据断层切割关岩、粉砂岩、细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下泥盆统莲花山系,认为EW向断层形成相对较早,多数为加里东期组(Dz)石英砂岩夹泥岩、粉砂岩,底部含不稳定的砾断层;其次为NE向断层,形成晚于EW向断层;SN石,与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下泥盆统那高岭组向断层不发育,规模小,多切NE向断层,或局部见互(D)为一套砂质泥岩、页岩夹一层细粒

4、灰岩、泥灰切关系;而NW向断层则相对形成较晚。岩;下泥盆统郁江组(D。)下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夹EW向断层:以长屯一龙茗区域性F断层为代砂质页岩,中部为泥岩、页岩、粉砂质页岩、局部含炭表,横贯整个矿区,切割上寒武统、下泥盆统莲花山质,上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含小砾石,顶部为组、那高岭组、郁江组地层,断层带由角砾岩、压碎岩、泥质灰岩;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段(Dd)为白云岩碎裂岩等组成,F断层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总夹白云质灰岩;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段(Dd)为灰体S倾,倾角5。~16。,多深部变陡为10~2O。

5、。偶屯岩夹白色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岩。一派屯地段变为25。左右。断层上盘为中泥盆统,下1.2构造盘为寒武系及下泥盆统地层,属正断层,具多期活动1.2.1褶皱的特征,为长屯铅锌矿的主要含矿断层,也是弄屯矿褶皱构造主要为古雾岭背斜。古雾岭背斜长约区I号矿脉带的控矿断层。①收稿日期:2013—1】一01作者简介:陆建辉(1967一),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工作。487NE向断层:是矿区主要含矿断层,目前发现的个小矿体。Ⅱ、Ⅲ、Ⅳ号矿脉带受NE向断裂碎破带Ⅱ号、Ⅲ号、Ⅳ号矿脉带矿体均赋存于该断层中。NE控制

6、,围岩为上寒武统砂泥岩,主要蚀变有硅化、黄铁向断层以F为代表,该断层位于F北侧,与F相交,矿化、绿泥石化及绢云母化。其中Ⅱ号矿脉带位于矿控制Ⅱ号矿脉带Ⅱ号主矿体,推测成矿受F影响。区南部,矿体赋存于F断裂构造北侧上寒武系统地破碎带长达1600m,总体倾向SE,倾角2O。~60。,延层中的F及其旁侧平行的多组断裂破碎带或裂隙带深达450m,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破碎带主要中,矿体倾向SE,倾角一般2O。~4O。,局部为5O。~由构造角砾岩、压碎岩、碎裂岩等组成,岩石破碎较强6O。,共发现有2O多个矿体;Ⅲ号矿

7、脉带位于矿区Ⅱ烈,岩石角砾大小不等,磨圆度差,多呈棱角状、次棱号矿脉带北部,与Ⅱ号矿脉带大致平行,相距约300角状,排列杂乱,局部具定向排列。根据破碎带石英、~350m,矿体赋存于NE向F断裂破碎带及其旁黄铁矿、闪锌矿团块见有碎裂,或其细脉见错动及互侧,倾向SE,倾角40。~5O。,共发现有几个小矿体;Ⅳ相穿插特征,说明该断层也具多次活动的特征,为逆号矿脉带位于矿区北东部,矿体赋存于NE向断裂破断层。碎带中,倾向SE,倾角3O。~4O。,已发现一个矿体。SN向断层:规模较小,形成晚于NE向断层。Ⅱ、Ⅲ号矿脉带

8、均与F。断裂相交,推测成矿受F影响Nw向断层相对形成较晚,错动EW向、NE向断层(图1)。及切割上寒武统、泥盆系地层。目前Ⅱ号矿脉带主矿体规模最大,矿体赋存于1.3围岩蚀变F断裂构造带中,呈NE—SW向展布,由于浮土一般区内岩石变质作用不强,仅见有寒武系上统轻微厚达10~20m,地表无出露。矿体共由62个钻孑L控变质砂泥岩,主要表现为绢云母化。矿区主要围岩蚀制,矿体见矿最高标高513m,最低标高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