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

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

ID:52252765

大小:2.1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5

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1页
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2页
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3页
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4页
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卷(Volume)37,期(Number)2,总(SUM)137页(Pages)308~319,2013,5(May,201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李建峰,夏斌,王冉。,刘维亮(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2.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3.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摘要:洞错蛇绿岩出露于改则

2、县洞错北约20km处,去申拉以南,地表形态为楔状体,大致沿日土一改则一丁青断裂带分布;侵位于侏罗系木嘎岗日群中,并被下白垩统朗山组不整合覆盖。蛇绿岩剖面各岩石单元发育齐全:主要由地幔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堆晶岩、辉绿岩墙和壳层熔岩组成。对洞错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均质辉长岩中尖晶石和辉石化学成分测定和构造环境判别分析显示:洞错地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XDC28)投点于深海橄榄岩区域,指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历了少于10%的熔体提取,而方辉橄榄岩分别经历了13%一30%的亏损,代表了亏损程度较弱的地幔橄榄岩残留(<3

3、0%),明显不同于岛弧环境地幔橄榄岩强烈亏损的特征。辉石化学成分研究确认了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属于深海橄榄岩。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化学成分,反映了不同的结晶温度(分别为900~1000℃,<500~600℃)。前者为岩石的形成温度,而后者则为冷却变质或重结晶过程中达到再平衡时的温度。关键词:洞错蛇绿岩;矿物学特征;尖晶石;橄榄石;辉石中图分类号:P5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552(2013)02-0308-0120引言质角闪岩研究认为洞错蛇绿岩形成于陆缘弧后盆地,洋盆为发育在中侏罗世的短暂小洋

4、盆;张玉修洞错蛇绿岩出露于班公湖一怒江蛇绿岩带中、(2007)发现洞错蛇绿岩中尖晶石兼具MORB和西段的交接处,其地理位置很重要。邱瑞照等IAT特征,堆晶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MORB型.认(2004)获得舍玛拉沟蛇绿岩中层状辉长岩Sm—Nd为蛇绿岩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不成熟的弧后盆内部等时线年龄为191±22Ma,K.Ar年龄140±地。由前人的研究可见:①蛇绿岩的不同岩石单元4.07Ma和152.30-4-3.60Ma,据此认为洞错地区洋记录了不同的年代学和构造地质信息,如堆晶岩和盆张开时间为侏罗纪,后者代表了受洋壳

5、俯冲影响地幔橄榄岩记录了俯冲流体的作用,而玄武岩单元的时问;鲍佩声等(2007)研究发现洞错基性熔岩属则没有反映;②蛇绿岩记录的最早形成年龄为早侏典型洋岛玄武岩(OIB),综合分析认为洞错蛇绿岩罗世,洋盆的主要发育阶段应当为早白垩世;③洞形成于有大量富集地幔物质上侵的洋岛(OIB)环错洋盆的性质,总的来说应该是发育时间短暂的陆境,并获得堆晶橄长岩中锆石SHRIMPU—Pb年龄为缘小洋盆,并可能存在洋壳俯冲和洋内热点作用。132±3Ma,玄武岩全岩”Ar/Ar年龄为137±由于洞错蛇绿岩中玄武岩没有受到俯冲作用影响的2.

6、7Ma和140±2.8Ma,认为洞错蛇绿岩形成于早特征,因此洞错地区是否存在洋壳俯冲作用尚待进白垩世;Wangeta1.(2008)通过对洞错蛇绿岩中变一步确定。前人的研究过多的关注于蛇绿岩中的玄收稿日期:2012—06—13;改回日期:2012—09—19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34019和41102139)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李建峰(1981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Email:rockeasy81@163.conl第2期李建峰等:洞错地幔橄榄岩、均质辉长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构造

7、意义联点”结构,橄榄石碎粒粒内扭折带清晰。尖晶石(N32。1934.9”;E84。4412.2”;4894m)、XDC37新鲜,棕黄色。微裂缝中有蛇纹石脉充填。(N32。1920.0;E84。4405.3”;48641TI)、XDC39尖晶石二辉橄榄岩(XDC28,图版2):主要组成(N32。1902.0”;E84。4402.1”;4852In)。矿物为橄榄石(50%~60%)、斜方辉石(30%~样品薄片观察和照相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35%)、单斜辉石(5%左右),还有2%~3%的尖晶学研究所显微镜实验室的莱卡和尼康

8、光学显微镜下石。岩石糜棱岩化,碎裂结构。碎斑辉石常见核幔观察完成。部分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广结构。蛇纹石化的橄榄石中有三向排列的针片状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稀疏不均地排列。铬尖晶石碎粒多见于碎基中,测试,仪器为JEOL公司JXA一8100M电子探针,工作它形。辉石中几乎不见出溶物。薄片中可见碳酸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