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pdf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pdf

ID:52273503

大小:2.9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26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pdf_第1页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pdf_第2页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pdf_第3页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pdf_第4页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O卷第2期中国地质Vo1.40.NO.22013年4月GE0LoGYINCHINAApr.,2013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何鹏1严光生2祝新友3张忠义3王艳丽3程细音3李永胜2甄世民1杜泽忠1贾德龙1巩小栋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3.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提要:对青海赛什塘铜矿床内与成矿有关的矽卡岩中石榴子石、透辉石及硫化物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有富

2、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早期矽卡岩阶段均一温度436~562℃,盐度为34Wt%~45wt%NaC1eqv.,代表了高温、高盐度岩浆流体;退变质阶段均一温度322—419~(2,盐度为15wt%~39wt%NaC1eqv.;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235~366oC,盐度5wt%~36wt%NaCleqv.。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包裹体中气相成分以CH、H2S、CO和Ho为主。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高盐度的NaC1一H,O—C02-CH体系,在290~360~C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流体沸腾作用,导致大量的金属硫化物沉淀,

3、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导致铜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沸腾作用;矽卡岩铜矿床;;赛什塘;青海中图分类号:P618.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3)02—0580—14青海东部鄂拉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1区域地质背景矿带之一,包括赛什塘铜矿床、铜峪沟铜矿床、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日龙沟锡多金属矿床等【1-9]。赛什研究区处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的衔接转换塘铜矿地质矿产勘查和地质科研工作都具有较长的区.鄂拉山构造带的东南部,苦海一赛什塘蛇绿混杂历史,前人在矿床地质特征、岩浆岩特征、成矿条件、带的

4、东缘,为近东西向、北西一北北西向与北东向多成矿作用、成矿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组构造交汇处(图1)。成矿区划为鄂拉山多金属矿作【1,6,7·10-12]对矽卡岩方面的研究也较深入11M.但对矽带(Ⅱ级)的赛什塘一日龙沟亚矿带(Ⅳ级),本矿区位卡岩有关的成矿流体和流体的成矿作用研究基本上于该亚矿带南东段。属于秦祁昆造山系的一部分。经处于空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区矽卡岩型矿床历了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的复合造山作的找矿工作。笔者在详实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赛什用,发育多期(次)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13—151。由于矿塘铜矿床

5、矽卡岩阶段的石榴子石、透辉石、硫化物阶区处于不同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并且自海西运动之段的石英和石英一碳酸盐阶段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后又经历了印支运动及喜山运动等构造变动改造及体开展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包裹体气相成分的激影响。因此构造格局较为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光拉曼光谱分析.重点讨论赛什塘铜矿成矿流体特良好的找矿前景征、演化规律及其成矿机制,以期为区域上寻找该类赛什塘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中一下三叠统、古型矿床提供借鉴和参考近一新近系、第四系。Subcolumbites化石是早三叠世收稿日期:2012—08—21;改回日期:2012—1

6、2—11作者简介:何鹏,男,1987年生,硕士生,地球化学专业;E—mail:hepeng198761@163.com。通讯作者:祝新友,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E—mail:zhuxinyou@tom.com。第40卷第2期何鹏等: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585中,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首先,Ⅱ类为富气相包裹体.由气相和液相组成的盐通过对包裹体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确定主矿物水溶液包裹体,多呈椭球状,大小3~10m,室温下特征和原生或假次生包裹体的大小、形态、分布、类一般气液比>50%,气泡

7、都呈椭球状.加热时最终均型、共生组合及充填度,照相、定位后再进行热力学一至气相,颜色较深。在石英、石榴子石、透辉石中均研究,挑选有代表性的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激光有发现。但总体数量较少。拉曼成分测定Ⅲ类为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与富液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工作在有色地质调查中心富气相包裹体共存,室温下为三相(v+L+s),在石榴包裹体实验室进行。冷热台为Linkam600型.可测子石、透辉石中较多见。包裹体呈椭球状或不规则温度范围为一198~+600~(2.冷冻和加热温度精度分状,大小3~12m,气液比多为5%~10%。子晶多数

8、别为±0.I~C和±1℃。冷冻测温时,利用液氮对包裹体为透明矿物.大部分为石盐.少量为浑圆状钾盐子降温,在温度下降过程中观察包裹体的变化.包裹体晶,另外.还发现有不透明金属子矿物存在。子晶数冷冻后,缓慢升温,观察三相点、冰点等,当温度接近量总体较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