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

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

ID:522935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_第1页
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_第2页
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_第3页
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_第4页
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  摘要总结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的措施,包括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强化防微意识,控制毒率;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注重生产中几个关键环节等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关键词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中图分类号S8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2-0272-01近年来,蚕桑生产逐年萎缩,饲养量下降,蚕种供过于求,严重影响桑蚕制种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用种单位对蚕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蚕种生产的原蚕区来说,必须规范桑园管理,重视以防微为中心的消毒防病,狠抓技术关键环节,强化内部质量管理等

2、措施,才能使蚕种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实现蚕种的优质、高产、无毒,才能凭质量争取市场,取得用户信赖。1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1.1桑园品种良种化为了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首先必须选择叶质较好的桑树。1.2合理施肥5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一般年平均施菜籽饼3750kg/hm2、复合肥2625kg/hm2、尿素375kg/hm2,同时根据各田块的土壤养分测定情况,增施部分磷、钾肥,部分田块进行牛粪、酒糟等轮施。1.3控制桑园的株、条数,提高桑叶质量桑园以中低干桑为主,密度保持在1.2万株/hm2左右,总条数控制在12万~15

3、万条/hm2,有利于通风透气,桑树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桑叶营养得到提高,并及时摘心。1.4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止食下传染桑树害虫既能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又易与家蚕发生交叉感染。目前,我国已发现野蚕、桑毛虫、桑尺蠖、桑螟等20多种能感染家蚕的野外昆虫。研究表明,保持合理的桑园密度,能有效降低家蚕微粒子病发病率。同时,为了防止家蚕食下被感染的桑叶而发病,在用叶前15d用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等防治[1-2]。积极做好夏伐、冬伐桑园清园和封园工作,降低害虫基数。通过长、短效农药兼用,严格控制虫情,防止病源的交叉传染,并积极做好除草工作。2强化

4、防微意识,控制毒率2.1建立稳定安全的原蚕基地原蚕区必须选择有一定养蚕设施、环境未受污染、无微粒子病、桑园集中成片且立地条件好、蚕区相对独立的村,养蚕户不得将原蚕和普通蚕进行混养。原蚕区在饲养普通蚕时必须统一发放全检无毒种[1-2]。52.2完善防微配套设备,改进消毒方法原蚕区一是要有用于浸渍蚕匾等各种蚕具的消毒池;二是要有远离蚕室、桑园的蚕沙坑;三是要有蚕室、贮桑室及环境消毒的喷雾器。采取“三消一洗”的办法,用漂白粉、消特灵、甲醛等对蚕匾、蚕网、折簇等蚕具浸渍10~15min,然后密封保湿30min以上,要将多种药品进行交叉使用[1-2]

5、。2.3统一消毒,净化原蚕区环境原蚕区是蚕种生产第一车间,蚕前对原蚕区蚕室、蚕台、蚕网、折簇等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抽检无毒后方能养蚕。蚕后做好“回山”消毒。2.4规范防微操作一是“三洗手”。即采桑、调桑、给桑前洗手;除沙后洗手;选蚕后洗手。二是“二换鞋”。即进蚕室要换鞋;进贮桑室要换鞋。蚕室、贮桑室门前有消毒袋。三是“三勤”。即勤除沙,小蚕做好起除、眠除,大蚕隔天除沙;勤隔沙,多撒新鲜石灰粉;勤搞蚕室、贮桑室、过道等的地面消毒。四是“二及时”。即及时提青分批,淘汰迟眠蚕、弱小蚕;及时处理蚕沙,除沙后把蚕沙投入蚕沙坑,盖上薄膜,严防扩

6、散污染[1-2]。2.5搞好预知检查,做到有备无患5首先,在消毒前,对原蚕区土样、蚕具灰尘样等进行检验,了解病源分布情况,便于针对性消毒。其次,收蚁后逐张逐个卵圈,剔出一半做样进行检查,发现带毒原种及时淘汰。再次,对迟眠、弱小、病死、不结茧蚕进行镜检,发现有微粒子病作丝茧育处理。最后,镜检苗末蛾,及时淘汰有毒蛾[1-2]。2.6抓好叶面消毒,杜绝病从口入全龄桑叶采用叶面消毒和喷防微灵相结合的办法。1~3龄全用0.25%~0.30%有效氯的消特灵液浸渍的桑叶,4~5龄全用喷洒防微灵桑叶,在5~7d有效期内采叶喂蚕,可治疗蚕期微粒子病。3加强饲

7、养管理,增强蚕体质一是合理催青,确保孵化齐一;二是精管细养,大蚕、小蚕的蚕座要保持稀疏均匀,良桑饱食,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目的温湿度;三是精心饲养日系品种,安排技术好、责任心强、蚕室条件好、桑叶质量好的农户饲养;四是簇中管理。上簇后至售茧时一定要保持目的温湿度,特别是上簇后4~6d化蛹阶段必须使温度保持在24℃,要加强通风换气排湿,防治缩尾蛹、闷头蛹。五是抓好小蚕共育,养好小蚕一半收[1-2]。4注重生产中几个关键环节5一是在原种催青时剔除杂色,不符合本品种形状的卵圈。二是养蚕期间,要勤观察,发现不符合本品种斑纹、体色的个体坚决淘汰。三是选茧

8、时,淘汰不符合该品种性状各类型种茧。四是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削茧、鉴蛹时间,组织工作责任心强,技术娴熟的人员进行初鉴、复鉴,降低鉴蛹错误率。五是在制种前对雄蛹匾集中一次复鉴、排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