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方法

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方法

ID:5235848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方法_第1页
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方法_第2页
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方法_第3页
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方法_第4页
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方法  摘要:随着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迅速发展,促使桥梁收缩和徐变影响的分析和计算成为结构设计人员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因此徐变计算理论和方法得到了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徐变的各种分析方法以及现在常用的各种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随后讨论了徐变计算的发展方向。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混凝土,收缩徐变,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收缩徐变效应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由混凝土徐变引起的结构徐变变形和结构次内力计算,因各种客观因素的复杂性,要精确分析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对于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实际桥梁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

2、的,因此在实际的桥梁设计阶段,分析中一般采用以下基本假定:不考虑结构内配筋的影响,把结构当作是素混凝土,这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含筋率较小的情况下是适用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假定为常值,试验证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一般可增加10-15%,但考虑到徐变系数的计算值中已部分包括了这一因素,可取常值计算;7应力的数值低于混凝土强度的40~50%左右,或者是说在工作应力范围之内,采用徐变线性理论,即徐变应变与应力成正比关系的假定,由此“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应力与应变的叠加原理”等均在此适用。在叠加原理和线性徐变假设条件下,总应变可表示为:(1)式中:为初始预应力的张拉时刻和干

3、燥开始的时刻;为预应力发生变化的时刻,在和之间。上式中的第一项为初始预应力的弹性应变和徐变应变,第二项为在每一个时间段内由于预应力的变化和外加荷载引起的弹性应变和徐变应变,第三项为收缩应变和温度应变。经典徐变分析方法最早的徐变计算方法是McMillan于1916年提出有效模量法,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出了几种更加复杂的方法。这些方法基本是通过使用柔度函数的简化形式进行结构的徐变分析,如徐变率法、流动率法等多种方法,随后Bazant和Panula基于当时大量的徐变数据对徐变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前面提到的几种方法总体上不如有效模量法准确,当时提出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将徐

4、变求解的积分方程转化为代数线性方程TPTP。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许多研究者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逐步计算法中去,使这些方法焕发了新的生命力。7现代徐变分析方法Bazant在2001年简要总结了现代常用的三种徐变计算方法TP:基于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一步近似求解方法;基于叠加原理的积分型徐变定律的逐步计算法;基于Kelvin或者Maxwell模型的率型徐变模型的逐步计算法。3.1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1967年H.Trost引入了老化系数概念,建立了考虑徐变的混凝土应力、应变的代数方程式,既简化了计算又提高了精度。混凝土的有效模量为:(2a)或:(2b)式中:为松弛函数,为老化系数。

5、1972年Bazant对H.Trost公式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并将之推广运用于变化的弹性模量和无限界的徐变系数。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求解时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确定(或)。AEMM是目前徐变效应分析的主流方法,但严格来讲,只有在下列条件之一满足时,AEMM才能给出精确解:一为应变变化与徐变系数成线性关系,二为应力变化与松弛函数成线性关系。71981年,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陈永春等讲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积分方程用中值定理转化为全量形式的代数方程,1987年又作了改进,1991年又通过数值法直接求解积分方程,求得中值系数,可用于分析满足积分中值定理条件的混凝土徐变问题:(3)式中:、为

6、中值系数,表示徐变系数的变化,表示弹性模量的变化,而AEMM或T-B方程中仅用来表示,即表示了徐变系数的变化,又表示了弹性模量的变化。1990年,同济大学范立础等基于应力、应变关系的积分方程,用中值定理推导了增量形式的代数方程:(4)式中:下表“S”表示徐变引起的变化量,、为中值系数。利用该方法可计算各种施工情况下的徐变效应。3.2基于叠加原理的积分型徐变定律的逐步计算法7分时步徐变叠加法以线性徐变理论和叠加原理为基础,在应力递增的徐变分析中给出了相当高的精度,由于徐变有滞后变形的性质,在应力递减的徐变分析中叠加法将高估徐变恢复的影响。高政国(2001)等提出了混凝土结构徐变应力

7、分析的全量方法,以应力全量的形式进行徐变应力分析。全量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把荷载全部作用于结构,然后逐级调整位移,直到平衡条件得到满足。全量法是将非线性求解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线性计算过程。他还通过使用指数函数形式的徐变函数,避免存储应力历史。在一般的大型混凝土结构的徐变应力过程分析中,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坝应力场仿真分析中应用比较好。3.3基于率型徐变模型的逐步计算法如果积分型徐变定律能转换为一阶微分方程组给出的率型徐变定律,就可以不储存和应用全部应力或应变历史。首先将Dirichl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