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产业发展.doc

造船产业发展.doc

ID:52384615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造船产业发展.doc_第1页
造船产业发展.doc_第2页
造船产业发展.doc_第3页
造船产业发展.doc_第4页
造船产业发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造船产业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山县造船产业集群简介近年来,微山县造船产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和省船舶工业“十一五”规划要求,壮大船舶制造支柱产业,培育船舶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山东省内河船舶制造基地。全县现有船舶修造企业81家,从业人员20732人,年造船13678艘。2009年,全县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1亿元,上缴税金1.68亿元。微山县造船业成片发展,相对集中,规模较大,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业。2006年1月9日,微山县造船业荣膺首届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并获经济效益奖。2009年,县船舶制造龙头企业山东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又

2、被省政府列入省船舶工业“十一五”规划重点扶持企业。围绕内河造船基地建设,新上了一批板材成型加工厂、型材折边加工厂、轴系加工厂等为船厂服务的各类专业加工企业,生产技术和服务实现了社会化。按照“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市场拉动”的原则,在造船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积极培育造船业原材料专业批发市场,及时供应船用柴油机、舵机、风机、锚链、钢板、木材、焊条、橡胶、油漆、涂料等产品和原料,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充分利用微山县沿湖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外引内联、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内船舶集团的大型船舶配套企业和江浙一带的民营中小船舶配套企业,来微山县发展船舶产业链产品。通过以上措

3、施,进一步拉长了造船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微山县造船产业集群的膨胀发展。造船产业集群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型造船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船舶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生产环节,分别由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造船产业集群无可替代的先进性在于,它有利于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有利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规模扩张,从而最终有利于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微山县造船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制约因素,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还不相称。我们决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植产业链、建设配套体系为重点,以改革改组、科技兴船、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努

4、力建设好三大造船园区,形成三大主导产品,培植六大企业群体、二十个规模以上造船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提高船舶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使其成为微山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按照省、市、县关于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进一步科学规划,设立船舶工业管理办公室,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强造船市场监管,积极推进实施船舶制造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力争到2011年实现产值7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4亿元,上交税金突破2.6亿元,把船舶工业基地建成集船舶研发、船舶设计、船舶修造、船舶配件研制为一体的综合船舶企业,打响“微山制造”的品牌,提升微山县船舶制造水平。山东省微山县造船集群位于山东省最南部,总面积

5、170.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95.8平方公里,微山湖自古以来是水陆交通咽喉之地,本着独特的交通优势,有大型船闸3处,货运港口7处,千吨级货轮可直达苏杭。微山县地处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重要结合部,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多年来,微山县已发展成为鲁南工业重县、商贸中心和物流集散地,已形成商贸、餐饮、旅游服务、航运、电力、服装、渔湖产品加工等体系。境内有年产70万吨机制焦化项目一处,年发电量120千瓦的华润微山湖电厂正在筹建之中,拥有长江以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船舶工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外向度高,加快我县船舶工业发展,对推进我县装备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具有重

6、要意义。1992年,我县钢质驳船制造开始起步,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推动下,造船业发展迅猛,规模效益日益壮大;2004年我县被省经贸委、省计委命名为山东省最大内河造船基地,并纳入山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2004年11月成立了微山县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行业协会的具体指导下,我县造船业形成了以夏镇、韩庄、昭阳、留庄四个乡镇(街道)为依托的造船聚集园区。为推进我县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我县船舶工业,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我县造船产业县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国际国内船舶工业发展趋势,依托我县区位和资源优势,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

7、船舶工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努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修造并举,以造为主,以修为辅,加强配套,培育特色,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做大做强使船舶工业成为我县装备工业又一新军。(二)发展原则:1、综合协调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货船、游船、专业船舶并举协调发展的原则。2、集约布局原则。布局以现有造船基地为核心,沿湖向两侧发展,并以此为依托,促进企业、产业集聚。新上造船企业鼓励其向区块集聚,改变目前船舶工业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