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绿道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与实践.pdf

慢行绿道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与实践.pdf

ID:52411601

大小:1.19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慢行绿道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与实践.pdf_第1页
慢行绿道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与实践.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慢行绿道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与实践.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慢行绿道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与实践■陆哥[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慢行绿道在城步行道宽度不宜小于2m,与市政道路结合设置步行漆有“自行车专用道”的文字和标识,区分步行和市滨水景观中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道不宜小于3m,满足无障碍需要的步行绿道应满足车行的区域。在紧邻滨水建筑的慢行段,运用色彩进行了分析探讨。《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无障碍主园路的纵坡要求,丰富透水砖材料,烘托气氛的同时兼顾环保生态效不宜超过8%。无障碍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在滨水慢行应。其中,砂基透水砖的耐磨性大于28.5mm,保水2[关键

2、词]慢行绿道滨水景观实践绿道的设计实践中经常会被同时并用,有时被合二性大于0.63g/cm,抗冻性(50次冻融循环):强度-2为一成为混用综合慢行道,在连接城市与城市的郊损失小于5.1%,透水系数可达6.8×10cm/s。经测一、慢行空间的概念和意义区郊野型生态型城市绿道,由于人流量相对少,2~算,其透水速率最高可以达到250mm/h,可以抵御慢行交通定义为出行速度不高于15km/h的非3m宽综合型绿道符合因地制宜的差异化设计原则,150mm/24h的大暴雨,保证无径流和积水。该产品机动化交通方式。所谓绿道,指以自然要素为基础

3、,避免浪费。但在都市中综合型慢行道的使用却存在可以代替传统地砖进行地面或广场的铺设,城市道以自然人文景观和休闲设施为串联节点,由慢行系一定隐患。有别于某些发达国家,我国的城市居住路易积水路段。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绿色开敞空间廊道系统。绿人口较为密集,在节假日及周末,尤其在风景优美(2)防腐木材经常运用于亲水平台、滨水栈道、道由绿廊、慢行道、驿站和标识系统组成。其中绿的滨水景观区,慢行绿道瞬时人流量会明显增大,景观桥梁,它具有更自然生态的效果,是滨水区的廊起到保障绿道基本生态功能、营造良好景观环境自行车出行与步行人流混用的综合慢

4、行道设计方慢行系统景观设计必不可少的元素。具有仿木材效作用;慢行道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步行道、自式,可能存在自行车对老年儿童的步行人群的安全果的塑胶聚合材料即我们常说“塑木”,以及近年来行车道和综合慢行道三种类型;驿站是绿道服务设影响。所以笔者建议,在城市级和社区级的滨水慢出现的石英高分子复合材料即石英塑等新型环保材施的主要载体;标识系统,则一般包括信息、指示、行绿道设计中,对周边居住人口数量和自行车及步料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仿木材规章、安全警示标识等四种类型,具有解说、引导、行的人流进行考察计算,预留未来流

5、量变化的可能,料具有色彩稳定,使用年限长,更耐水浸泡的多种禁止、警示、科普、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慢行绿慢行绿道设计宽度不宜低于4m宽,必要时需自行优势,利用这种再生材料打造的滨水绿道,减少了道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城市特色优势车和无障碍步行全线并行设计,不宜合并混行。不后期维护的成本,更为生态经济,是亲水区域绿道资源合理地进行慢行空间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是疏少国家也开始在已有的综合慢行道上设置自行车驾设计的理想材料。解交通拥堵、优化生活环境及彰显城市特色的有效车者必须推行的标识(如图1),同时在附近增设自(3)多孔彩色沥

6、青透水性铺面和彩色水洗石途径之一,也是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双重体现。行车专用行车道,以确保不发生快速行车对行人的及加骨料透水混凝土等材料已广泛使用于城市自行人们通过慢行交通在城市生活中实现与他人之间的危害。所以,鼓励提倡绿色出行和提高非机动车驾车道的设计。这类材料面层平整且防滑耐磨,透水沟通,同时兼有健身、购物、休闲、运动、交往、车安全意识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具有前瞻性的合理性好,利于自行车行驶,颜色多样化也能更安全美娱乐、旅游等复合功能。慢行路径连接着城市各个规划绿道。观的区别于步行道和机动车道。通过地面的铺装来节点、广场、绿

7、地等区域,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及限定空间,标志空间领域,增强识别性,同时考虑社交网络体系。美观大方,提高观赏价值。如对地面的图案、色彩、二、滨水线性空间引入慢行绿道的优势质感的精心设计可以调整步行道空间的氛围,并形一座城市的滨河滨海区域,往往成为城市风貌成整体的尺度感和秩序感,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的最佳展示界面,结合滨水景观带打造绿色慢行系适合于人们散步、慢行。统,已成为发达国家优秀景观案例中的常用手法。滨水景观桥梁的慢行化设计,串联滨水区两岸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正在或已经打造了多处生态慢行绿道,是引导人流的必要手法。主要通过桥

8、面滨水慢行绿道,它们正渐渐成为这些城市独具风采的铺装和两岸绿道的一体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台的景观名片并影响和改变着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的生阶和高差使用,尽可能无障碍化的设计来实现。同活方式。时,滨水慢行绿道设计可以结合城市公园紧急避难笔者在多年景观规划设计和实践工作中发现,和疏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