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平法识图.ppt

框架梁平法识图.ppt

ID:52427938

大小:1.8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4-06

框架梁平法识图.ppt_第1页
框架梁平法识图.ppt_第2页
框架梁平法识图.ppt_第3页
框架梁平法识图.ppt_第4页
框架梁平法识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框架梁平法识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框架梁的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1.按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楼面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悬挑梁、框支梁、井字梁等。2.按钢筋分类:上部纵筋、下部纵筋、侧面构造钢筋、侧面抗扭钢筋、箍筋、吊筋、拉筋等。框架梁的分类抗震等级是确定结构构件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的标准,可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建筑类别、结构类型及构件在结构中的重要程度来确定。抗震等级的划分考虑了技术要求和经济条件,随着设计方法的改进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抗震等级亦将相应调整。抗震等级共分为四级,它体现了不同的抗震要求,其中一级抗震要求最高。在同样的设防烈度

2、下,由于结构的高度、结构体系不同,其抗震等级亦不同。就是同一座采用框剪结构体系的建筑,其框架柱与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也可能不同。抗震等级例如:建筑抗震规范规定:7度区,框架结构高度>30m,抗震等级为二级;高度≤30m,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60m,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二级;高度≤60m,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本图集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采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

3、力墙和框支剪力墙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适用范围梁平法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就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在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可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表注。

4、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表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梁集中标注内容为六项,其中前五项为必注值,即(1)梁编号(2)截面尺寸(3)箍筋(4)上部跨中通长筋或架立筋(5)侧面构造纵筋或抗扭纵筋,第六项为选注值,即:(6)梁顶面相对标高高差。1.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类型代号:KL—楼层框架梁,WKL—屋面框架梁,KZL—框支梁,L—非框架梁,XL—悬挑梁,JZL—井字梁,QZL—墙支梁。(XXA)表示一端有悬挑,(XXB)表示两端有

5、悬挑,XX为梁跨数。梁平法集中标注内容梁平法集中标注内容注: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框支梁和墙支梁分为抗震设计与非抗震设计。非框架梁、井字梁和悬挑梁为非抗震设计(即不考虑抗震耗能)。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框支梁和墙支梁无论是否为抗震设计,其悬挑端均为非抗震设计。墙支梁为支承在剪力墙平面外的梁,国内通常将该梁偏于安全地作框架梁处理。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悬挑梁为变截面时,用b×h1/h2表示。h1和h2分别为悬挑梁根部与端部高度值。梁平法集中标注内容3.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距。例如:φ8@1

6、00/20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和非加密区间距分别为100和200,均为双肢箍。φ8@100(4)/150(2)表示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双肢箍。当为非抗震箍筋,且在同一跨度内采用不同间距或肢数时,梁端与跨中部位的箍筋配置用斜线“/”分开。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如:13φ10@150/200(4)表示箍筋的直径为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如:18φ12@150(4)/200(2)表示箍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

7、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双肢箍。梁平法集中标注内容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架立筋通常用于非抗震梁,将架立筋注写在()内以示与抗震通长筋的区别。当抗震框架梁箍筋采用四肢或更多肢时,由于通长筋一般设置2根,所以应补充设置架立筋,此时采用“+”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将通长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如:2B22+(4φ12),表示2B22为通长筋,4φ12为架立筋梁平法集中标注内容梁上部通长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

8、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采用原位标注。如:2B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