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续梁悬灌施工支座临时锚固.doc

关于连续梁悬灌施工支座临时锚固.doc

ID:52448424

大小:40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7

关于连续梁悬灌施工支座临时锚固.doc_第1页
关于连续梁悬灌施工支座临时锚固.doc_第2页
关于连续梁悬灌施工支座临时锚固.doc_第3页
关于连续梁悬灌施工支座临时锚固.doc_第4页
关于连续梁悬灌施工支座临时锚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连续梁悬灌施工支座临时锚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连续梁悬灌施工支座临时锚固与受力分析连续梁在悬灌施工过程中由于在不同工况下,施工管理与控制,差异。人为操作的不准确等因数,连续梁会产生一定的不平衡力矩,根据我单位多年的施工经验和现在管理与控制水平,现就京津客专连续梁施工临时锚固的形式以及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设计计算:一、不平衡力矩产生的可能及取值1、施工中挂篮前移不对称不同步,按3m考虑。2、施工中砼不平衡灌注以及和钢筋帮扎的不平衡,按8m3考虑。3、箱梁浇注中可能产生的局部超方,取砼总量的4%计算。4、施工机具和少量工程材料,停放位置不平对称,按15t考虑放置于2/3跨处。5、偶然因素对连

2、续梁造成的冲击取最大机具重量的1.2冲击系数。6、施工活载(主要是施工人员)的不对称,按30人最不利位置考虑。二、不对称荷载产生的分析挂篮在前移时与绑扎钢筋、灌注砼不会同时发生,因此挂篮前移的不平衡重与梁段砼灌注、绑扎钢筋产生的不对称力矩,取其较大者计算。砼箱梁局部超方4%,按悬灌梁跨均匀分布计算,因为两侧都有超灌的可能,故考虑60%的超灌率。悬灌施工中,桥面上主要停放的机具设备主要有,压浆设备,张拉千斤顶、电气焊、按5t考虑并取1.2的冲击系数计算,考虑到其他各种因数的影响,最后对总不平衡力矩再取1.2的安全系数进行临时锚固配筋,支墩计算。

3、三、根据以上分析,计算悬灌梁施工中的不平衡力矩(一)30+48+32m跨连续梁1、挂篮前移产生的不平衡力矩挂篮自重为56T,一端挂篮前移3m,56×3=168t-m悬浇梁段砼不平衡灌注产生的力矩20×22=440t-m两者比较悬浇梁段砼不平衡灌注产生的力矩大于挂篮自重产生的力距,故取440t-m计算。2、30+48+32连续梁断面超方产生的不平衡力距砼总量242m3,按4%超方量计算242×0.04=9.68m39.68×2.4=23.23t23.23÷24=0.968t/m0.968×242/2=278.8.4t-m考虑施工条件和环境相同取

4、60%的不平衡率,278.8×0.6=167.3t-m3、材料堆放考虑放置于梁跨的2/3处10×24×2/3=160t-m4、机具放置于悬灌梁跨的4/5处,考虑1.2的冲击系数5×1.2=66×20=120t-m5、施工活载,考虑30人位于梁跨的4/5处30×70=2100kg=2.1t2.1×20=42t-m6、1-5项不平衡力矩总计:M总=440+167+160+120+42=929t-m取安全系数1.2929×1.2=1115t-m 7、锚固计算(锚固形式如图)采用φ32精轧螺纹钢配筋:1115÷2.6÷48=9根/一侧预张拉力:12-

5、15t/每根。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标号C50,支座宽度600mm,支座长度不小于4000mm。σ=600×4000×23=5.52×107(二)、60+100+60连续梁1、挂篮前移产生的不平衡力矩挂篮自重为50t,挂篮前移3m,50×3=150t-m悬浇梁段砼不平衡灌注产生的力矩20×45=900t-m两者比较悬浇梁段砼不平衡灌注产生的力矩大于挂篮自重产生的力距,故取900t-m计算。2、60+100+60连续梁断面超方产生的不平衡力距砼总量693m3,按4%超方量计算746×0.04=29.8m329.8×2.3=68.6t68.6÷50=

6、1.37t/m1.37×502/2=1713t-m考虑施工条件和环境相同,取60%的不平衡率1713×0.6=1028t-m3、材料堆放考虑放置于梁跨的2/3处10t×50×2/3=333t-m4、机具放置于悬灌梁跨的4/5处,考虑1.2的冲击系数5×1.2=66×50×4/5=240t-m 5、施工活载,考虑30人位于梁跨的4/5处30×70=2100kg=2.1t2.1×50×4/5=84t-m6、1-5项不平衡力矩总计:M总=900+1028+333+240+84=2585t-m取安全系数1.22585×1.2=3102t-m附计算内力

7、图表1—4采用φ32精轧螺纹钢 7、锚固计算(锚固形式如图)配筋:3102÷3.7÷48=18根(φ32精扎螺纹钢筋)预张拉力:12-15t/每根。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标号C50,支座宽度600mm,支座长度不小于4500mm。砼应力:σ=600×4500×23=6.21×107不平衡力产生的应力附图表1单元荷载轴向弯矩(+z)弯矩(-z)Cb(min/max)(kN/m^2)(kN/m^2)(kN/m^2)(kN/m^2)1z12.44E-031.53E+02-1.69E+02-1.69E+022z12.44E-034.81E+01-5.30

8、E+01-5.30E+013z15.39E-07-1.74E-041.70E-04-1.74E-044z15.13E-07-1.69E-041.67E-04-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