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杜中丞论举官书翻译.ppt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翻译.ppt

ID:52502631

大小:33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09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翻译.ppt_第1页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翻译.ppt_第2页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翻译.ppt_第3页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翻译.ppt_第4页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翻译.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翻译.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欧阳修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我)欧阳修从前见到您荐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做主簿,最近又听说石介因为上书谈论赦免的事情被罢官,台中于是举荐其他官员代替石介。石介,不过是一个下层士人,任用他与否都不足以妨碍政务,不过我觉得可惜的,是中丞您的举措。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介,议者咸曰知人之明,今闻其罢,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以此罪介,曰当罢。修独以

2、为不然。石介为人刚直果敢,颇有气节,勉力治学,喜欢明辨是非,实在是好义之士。当初您举荐石介,谈论的人都说您有知人之明,现在听说他被罢免了,(大家)都认为赦免是皇上已经推行的命令,不是关系疏远地位卑下的人应当议论的,因此认为石介有过错,都说(石介)应当被罢免,唯独我认为不是这样。主簿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称职。今介未履台门之阈,而已因言事见罢,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任御史也。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在台中这个官署范围内,主簿并不是专职议事的官员,可是大凡

3、官居台中的,必定要以正直刚强明察无畏才算是称职。现在石介还没踏进台中的门槛,就因为上书议事被罢职,我估量石介的才干,不止可以做主簿,甚至可以担任御史的官职了。这说明您有知人之明,而石介也没有辜负您的知遇之恩。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进,太祖不肯用。他日又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我曾经听年长的人说,赵中令辅佐太祖皇帝的时候,为了某件事需要选择官员,赵中令列出了两位大臣的姓名举荐,太祖不肯任用

4、。过几天太祖又催问人选,赵中令又推荐他们,太祖还是不肯任用。过几天再次催问,还是推荐他们,太祖十分生气,撕烂他的奏章,扔到大殿的台阶上,中令脸色平静,把笏板插进腰带里,慢慢拾起那些碎纸片,放进袖中返回了官邸。他日又问,则补缀□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易也。今执事之举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过了一段时间太祖又催问,赵中令就修补好那奏章再次举荐,太祖幡然醒悟,最终任用了那两位大臣。赵中令敢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之前确切知道这两位是可用之人,这样以后,才如此坚决

5、果断而(认为)无人可以替代。现在您举荐石介,如果也是因为深刻的了解他才举荐他的,那么就不应该就此停止。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时好恶而高下者也。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并且杜中丞您是皇上直管的大臣,即使皇上喜欢他,如果这个人没有才干,那么您也应当弹劾并让他离开;即使皇上厌烦他,如果这个人很有才干,您也应该举荐并使他受到重用。并不是随着皇上的个人喜好或者厌恶,决定被任用者职位的高低。所以说主簿的官职虽然低微,石介虽然是

6、个下层士人,真正值得可惜的是杜中丞您的举措。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伏惟执事如欲举愚者,则岂敢复云;若将举贤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故敢布狂言,窃献门下,伏惟幸察焉。况且现在罢黜石介另外举荐别人,也一定要选择贤能的人举荐。贤能的人本来就喜欢辩议,如果将他举荐进入台中,他又有进言,那还将罢黜他而另外举荐别人吗?这样一来,那么最终一定会选择一个愚笨暗弱怯懦缄默的人才会停止。我私下认为您如果想举荐愚笨的人,那我就不敢多说什么了

7、;如果您要举荐贤能的人,恳请您不要换掉石介而任用别人。所以我斗胆说了这些狂妄的话,私下进献给您,恭敬地请您明察。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力:致力B.今介未履台门之阈阈:门槛C.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度:衡量D.然后果而不可易也易:轻视明确答案:D(易:替代,替换)7.在第三段的方框内填入虚词,恰当地一组是(3分)A.为乃而之B.为以其之C.以乃其为D.以为之乃明确:B重要虚词回归"其"的用法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3.

8、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之"的用法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6.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不知将军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