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析记叙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doc

如何品析记叙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doc

ID:52516784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8

如何品析记叙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doc_第1页
如何品析记叙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doc_第2页
如何品析记叙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doc_第3页
如何品析记叙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doc_第4页
如何品析记叙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品析记叙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品析记叙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综观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中。品析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应该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记叙文中的关键词语,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重点语句主要包括: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引用的句子等等。1、对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含义的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一要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例如:理解《藤野先生》中的“标致”一词的含义,首先必须知道该语境表达的是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然后才能对“标致”作出准确理解。是反语,表示讽

2、刺。二要注意词语的感色彩,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例如:理解《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一词的表达效果,首先必须明确“狡猾”本是贬义词,“诡计多端”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呢?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则知这是贬义词褒用,用以形容儿童天真顽皮的神态,从侧面表现了蔡老师对孩子的爱。三要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如《故乡》中“我只觉得我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句中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

3、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苦闷所在,也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题所在。四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的背景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如《故乡》最后一句:“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弄清此句的深层含意必须了解该文的写作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本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然而,辛亥革命后的十年,封建礼教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百姓还面临着饥荒、兵、匪的威胁,农村经济几近破产,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这一切引起了作者的深

4、思。据此可知,地上的路实指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道路,作者坚信只要去奋斗追求,希望最终定能实现。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除了要注意上述问题外,还要从其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特点、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方面去分析、体味。2、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从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总领全文、总结上文;设伏笔、作铺垫、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等等。从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3、几种照应句的表达作用。①开头与结尾的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5、主旨鲜明,能更好地抒发情感,渲染气氛。②正文与标题的照应。揭示或强调标题含义,突出文章中心。③行文中的前后照应。制造悬念,使情节发展具有吸引力和戏剧性,结构更加完整。4、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①、篇末点题;    ②、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③、首尾呼应;④、点明中心,升华主题;⑤、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10 记叙文复习教案课题:一般记叙文的复习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记叙文

6、的阅读方法课时:1课时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导入: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记叙文的阅读。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段所学随笔、写景状物的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新闻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范畴。对记叙文的考查,包括课内教读记叙文的语段和课外整篇的记叙文,其考查点一般有以下几点:考点:(大屏幕显示),请同学们读一下。考点:1.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序。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3.理解重点段落、

7、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4.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5、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针对中考考点,这节课重点复习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目标:(大屏幕显示),读一下。目标:(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对于目标,显示完后,让一学生复述,以检测他们的听课效果。如正确则欣赏其精力集中,否则提醒注意力,思维跟上。指导与训练一、第一环节,教师讲解,要素、顺序和线索,要求学生适当

8、做笔记。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考点精讲中考常从要素、线索、顺序入手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