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与智慧上课用.ppt

学问与智慧上课用.ppt

ID:52610965

大小:1.5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11

学问与智慧上课用.ppt_第1页
学问与智慧上课用.ppt_第2页
学问与智慧上课用.ppt_第3页
学问与智慧上课用.ppt_第4页
学问与智慧上课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问与智慧上课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课前热身纸上谈兵庖丁解牛周总理答美国记者“派克”钢笔的故事上述故事中三个主人公你更欣赏谁?为什么?(只有学问,没有智慧)(只有智慧,没有学问)(既有学问,又有智慧)(请用“学问”“智慧”这两个词语阐述理由)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进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计谋,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

2、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庖丁解牛有个叫阿丁的厨师,给文惠君宰牛。文惠君站在一旁看。只见阿丁师傅宰牛的动作,优美得如同舞步;进刀时候发出来的响声,都合乎乐曲的节拍。文惠君不禁喝起彩来,说:“呀!技术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 阿丁放下刀,说:“我追求的远不止是技术,而是‘道’。我刚开始学杀牛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整头的牛。三年以后,就未曾看见囫囵的整牛了。现在我看牛,是用心去感觉,而不是用眼去观看;杀牛的时候是心神在指挥我的手脚,而不是有意识地去做什么。

3、我顺着牛筋骨的自然结构,依照纹理,顺应经络,向有空隙的地方用刀,进刀的时候毫无妨碍。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去割筋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去劈骨头。而我呢,不揣浅陋,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刀口还是像刚磨出来的一样。因为牛骨节是有间隙的,刀确实几乎没有厚度的;把几乎没有厚度的刀切入有空隙的骨节,这不是游刃有余吗?“尽管如此,遇到那些筋骨盘结的地方,我还是得小心谨慎,慢慢用刀。宰到最后的时候,我的刀微微一动,整头牛就豁然解体,如同泥土溃散落地,可牛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呢!这时候,我提刀四望,心满意足地把刀擦干净收起来。” 文惠

4、君说:“很好啊阿丁师傅,我听了您这一番话,悟到了养生的道理呢!”厨师解剖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周总理答美国记者“派克”钢笔的故事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

5、无言。——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课前热身纸上谈兵庖丁解牛周总理答美国记者“派克”钢笔的故事上述故事中三个主人公你更欣赏谁?为什么?(只有学问,没有智慧)(只有智慧,没有学问)(既有学问,又有智慧)(请用“学问”“智慧”这两个词语阐述理由)学问和智慧罗家伦(学者、教育家)?1、分清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2、说出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学习目标:1、请同

6、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或概括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方法提示:中心句就是能表达一个文段观点的句子。中心句在文段中的位置也有四处:开头、结尾、中间、自己概括。找中心句要从理解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可以利用文段中的提示性词语,有的过渡句中隐含着本段的中心句,往往上半句是对上段的概括,下半句才是本段的中心句。初读课文,理清结构2.这些句子中,哪一句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找出最能表达作者重要观点的句子。方法提示:论题(议论的话题)1、区分中心论点(作者的观点)2、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题目(用中心论点做题目)开头、结尾、中间、自己概括初读课文,理清结构1、学问

7、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2、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3、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5、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6、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离不开学问化零为整,理清思路,找准论点4、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中心论点两者的联系两者的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论据(或论证方法)来论证的自己的观点的。1、为什么有学问的人未必有智慧?(1、2组)2、为什么有智慧的人不见得有学问?(3、4组)3、为什么学问离不开智慧?(5、6组)4、为什么智慧离不开学问?(7、8组)

8、提示:分别由一至八组同学来完成,各组同学花两分钟时间精读相关段落,然后小组讨论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