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doc

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doc

ID:52622531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9

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doc_第2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doc_第3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doc_第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摘要:动手实践活动既是小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为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关键词:数学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学生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8-0083-01《新课程标准》指岀“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

2、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又是新时代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笔者结合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一、实践操作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愿意去探索和摆弄新鲜东西,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

3、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节中,我首先设计了一组剪纸作品的欣赏图片告诉学生:剪纸不但能使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得到密切配合的锻炼,而且更有趣的是,老师从中发现了数学问题。这一句话顿时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们议论纷纷。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些剪纸作品中,你发现了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把它们分别对折,你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两边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又叫什么你知道吗?由

4、于好奇心的驱使,学生通过对剪纸的观察,也试着剪一个你喜欢的有对称特点的剪纸作品,同学们根据各自的喜好,剪出了不同的剪纸作品,使学生理解性的记忆了本节的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求异创新,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步一步观察终于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再让学生实践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以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

5、果。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而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儿童的智力潜能。二、实践操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和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时,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更为主动的参与,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

6、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向学生提出能不能将梯形转化成以前的图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这个问题。然后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学具。结果:把一个梯形割补成长方形;把一个梯形割补成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

7、边形;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把一个梯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等等。三、实践操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低年级小学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看问题比较浅,到了五六年级,便出现了初步的抽象思维,逐步能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已能预见事物的结果。而实践操作能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因为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

8、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