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

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

ID:5275057

大小:555.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07

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_第1页
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_第2页
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_第3页
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_第4页
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王中内容提要: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历程中,从关注女性内在体验的“私语”,到表达信仰的革命写作,再到为政权服务的政治话语,丁玲以其写作历程和小说语言的变迁,充分体现了女性写作与社会历史的关联。同时这一个案的研究,也可以成为众多作家在时代变迁中文学命运乃至个体命运的诠释。关键词:丁玲私语革命政权当20世纪20年代后期,现代小说发展尚且稚嫩,女性自我意识表达也并不充分时,丁玲的写作填补了女性私人话语的阙如,其话语的先锋性又远超过当时的冰心、庐隐、苏雪林、凌叔华、冯沅君等女性作家,这以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而丁玲的独特意义并不仅在于此,她同时作为

2、一个独特个案所具备的文化内涵是:她以其写作历程、小说语言的变迁、乃至一生的命运起伏,充分体现了个体写作及性别写作与政治的关联。作为成熟的女性私语者,转变为坚定的“主义”拥护者、男权政治的积极参与者,这一从女性自我的守卫走向男性政治神坛,个体性别话语为意识形态话语所淹没的过程显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她的小说语言的变化,也可以成为众多作家在时代变迁中文字骤变的诠释,即政治权势鼎盛下个体风格与性别内涵的湮灭。女性私语:“我要,我要使我快乐"——《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年2月)自“五四”始,中国女性开始用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小说方式描写自身。丁玲并不是始作俑者,但1927年她初

3、登文坛时,是以女性小说写作者的身份为世瞩目的。这一期的作品有《梦珂》(1927)、《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暑假中》(1928)、《阿毛姑娘》(1928)、《自杀13记》(1928)等。丁玲此时所塑造的一系列女I生形象,无论梦珂、莎菲,还是阿毛姑娘、伊萨,都具有某种一致性,即都是具叛逆精神的不安分的女性。莎菲是集大成者。同时丁玲也以《莎·130·万方数据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菲女士的H记》为文坛带来了成熟而独特的“私语”式语言模式。女作家的天赋特质使她们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语言世界,她们在文学语言的实验上可以比男性走得更远。由于语言与个体生命的全面沟通,即私人体验的敞开

4、以及幻觉想象的发达,她们的语言伸向一个从未被开掘过的土地,以及男性话语权所不能到达的领域。她们在开辟文学语言的自由性、隐密性及直觉性上作出了卓越贡献。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曾宣称:“一本妇女的书,决不会像男人的书那么写法。”u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语境中,女性并不拥有自己的话语系统,“甚至那句子的形式也与她不适合。这是男性所创造的句式;由一位妇女来用,它就显得太松散、太笨拙、太夸张了。⋯⋯而这就是一位妇女必须为她自己所做的工作:把当代流行的旬式加以变化和改编,直到她能写出一种能够以自然的形式容纳她的思想而不至于压碎或歪曲它的句子。”u由《莎菲女士的H记》、《自杀H记》等小说,丁玲

5、形成了一种“私语体”,它可能是当代“私小说”的最初形式。其叙述特征在于,整个文本多以独自展示女主人公自我理解的过程。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而运用视点散漫、随遇而安的写作方法,叙述女性成长过程中与异质的他者(家人、朋友乃至世界)的碰撞或交锋,从中凸显出清晰的女性自我。它的语言特色有以下几点:一、语言不再聚焦于男性话语的中心概念及价值理念,它只关注女性的个体生命,意在重建关于女Jl生的认知中心。男性价值观念在小说中占有优势,因而“当一位妇女着手写一部小说之时,她就会发现,她始终希望去改变那已经确立的价值观念——赋予对男人说来似乎不屑一顾的事物以严肃性,把他所认为重要的东西看得微

6、不足道。”u男性大多注重现实功利目标,禁锢或忽略了爱、快乐等欲求。女性执着于内心的情感世界,执着于快乐原则。正像莎菲宣告的:“我要,我要使我快乐。”女性更多地听从生命本身的召唤,追求感觉的愉悦与心灵的清洁。在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选择中,她们更着重于前者,而“快乐”指的是爱与幸福感。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意识并不仅是追求与男性同等的权力、地位,而是其感观世界得到重视与尊重。正是基于这种要求,女性小说于言语上竭力往“小”处发展,在神经末稍处铺陈。语言摆脱了概念中心和宏大叙事,开始往细部用力。女性并不在意时代中的“大事”,但能够惊人敏锐地捕捉目光之下的细节,因而语言较少描绘现实事件,

7、一方面沉溺于生活的细枝末节——在男性看来往往是不得要领的描绘中;另一方面对女性心理浓墨重彩地雕刻,它呈现了女性幽暗的感观世界,以及女性视角下对存在的哲思,由此拓宽了话语言说人及人的存在的地界。二、由于女性小说改变了语言与现实的伦理关系,语言的价值意义不再被强调,语言因失去中心而显得随心所欲。女性语言大都长于铺叙,语言在对生活琐事和情感的铺叙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由散漫。而这种散漫并不·13l·万方数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5期意味着语词关系松散,相反充满了矛盾的张力。它的起伏不定源于心灵的起伏跌宕。女性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