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阳汉画像石图案造型装饰艺术特点.doc

试论南阳汉画像石图案造型装饰艺术特点.doc

ID:52753675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0

试论南阳汉画像石图案造型装饰艺术特点.doc_第1页
试论南阳汉画像石图案造型装饰艺术特点.doc_第2页
试论南阳汉画像石图案造型装饰艺术特点.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南阳汉画像石图案造型装饰艺术特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南阳汉画像石图案造型装饰艺术特点试论南阳汉画像石图案造型装饰艺术特点摘耍:通过研究河南南阳地区相继发现的画像石,结合一些汉画像石的装饰图案和造型艺术的资料,来阐述汉画像石在此地域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并进一步说明汉画像石刻艺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关键词:南阳;汉画像石;图案造型装饰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M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10-1一、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含义南阳画像石的载体主耍是汉代地下墓室、石棺椁和石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南阳“西通武关,东受江淮

2、,一都之会也。”由此可见南阳是两汉时期重要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周边达官贵人云集,厚葬之风盛行,因此留下了大量的画像右艺术珍品供后人研究。东汉屮晚期是画象石的全盛期,南阳是迄今为止发现汉画像石最多的地区之一。两汉人以石为底,以刀代笔,在墓室、棺椁、墓阙上不厌其烦的精雕细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物质观,这些有得力于厚葬孝俗的流行和财力的支撑,成为两汉文化系统中独特的片段。南阳汉画像石的图案装饰艺术是汉文化的结晶,也可以说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融、合作的成果,是汉代造型语言杰出的代表。汉画象石艺术是南阳艺术门类屮具有代表性的,汉

3、代画像石寄托了汉代人升天成仙、生命永恒的愿望。二、南阳汉画像石的题材与图案装饰内容汉代画像石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所反映的是汉代社会的文化、文化和占主流的思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墓葬制度与习俗方面的变化。南阳汉画像石作为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有汉代石刻艺术那种灵动之美的,鲁迅称“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南阳汉画象石所涉及的题材非常的广泛,表现的内容也异常的丰富,南阳汉画像石采用的是以写实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画像石上的题材表述我们可以看到两汉时期的缩影。南阳汉画像

4、的装饰图案主要分为建筑类、人物类、动物类和植物类等儿种。汉代是古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楼阁、亭榭及桥梁上的画像砖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在建筑类中最具代表的是“阙”,“阙”一般建在宫殿、房屋、墓祠等建筑物的前面,是汉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汉画像石中的人物类具有极度的运动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讲到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汉画象石中的人物姿态夸张,轮廓粗犷、线条飞扬流动,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在南阳石桥汉墓出土的东汉《高髻侍女》画像石,石面上刻着一个头梳高髻的女子,腰肢纤

5、细,双手捧奁而立,裙角的线条刻画好像能感受到微风吹起的飞扬,整体姿态婀娜多姿,生动传神。除《高髻侍女》图外,还有伏羲女姻图、斗兽图等形象的画面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运动感和节奏美,整体画而屮的人物劲健有力、灵动潇洒。动物题材装饰的画象石刻中也很常见,丰富多彩的动物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神话传说中的神灵之物,如龙、凤、仙鹤等;另一类为自然界中的常见之物,如狗、熊、牛等;其作用为辟邪或者祈求祥瑞,被赋予神异的力量。在汉画象石的动物造型中以四灵中的龙、凤、虎的形状最为多,画像石中的动物不仅造型饱满,种类丰富,而且形象也特别的生动。

6、汉代的龙纹多为单体,四肢强劲,体为S形,作行走状,头扬,有的身有翼,常作为四神之一,与口虎、朱雀、玄武配为系列装饰纹样。在画象石上的植物造型多以柏树、灵芝等植物为主,柏树是画象石中最常见的植物,在古代丧葬制度中,柏树摆设是必不可少的,因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墓地所种植的柏树的数量也不同。据《H氏春秋》中记载:王公大人“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o可见柏树在古代丧葬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汉画象石的装饰题材除了动物、人物、植物外还有一些装饰纹样,如云纹、儿何图纹样等。南阳画象石中的装饰性云纹一般为圆弧形的形状

7、,整体有宽窄的变化,装饰性的云纹对加强画面的整体联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抽象型的造型语言元素,乂是主形象的背景衬托,具有双重的涵义,而儿何纹样常用流云纹填口,不仅在天象图中运用,在象人斗兽、伏羲女蝎、祥禽瑞兽等图中也有使用O这些纹样的装饰在整体上不仅有统一画面的作用,还对调整、加强画面的运动感和韵律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美观和协调的形式美。三、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及影响汉代画像石的造型基本上是以平面为主,即在平面的石料上刻线,画像石上的雕刻技法有阴刻法、浅浮雕、凸面刻线、凹刻等技法。南阳画像石的雕刻形式为剔

8、地浅浮雕技法,特点是在浮起的画像轮廓上,用简练的阴刻线勾画出形象的细部;在画像轮廓外部饰以平行横线或竖线作衬底,也有的为素面。形象刻画夸张而生动,具有强烈的运动感。构图比较疏朗,风格粗放豪迈,浑朴古拙,构成了南阳画像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南阳县草店出土的《舞乐百戏》画像石。浅浮雕的刻法出现的比较早,大约在西汉晚年便已经在南阳地区开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