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70596
大小:8.17 MB
页数:83页
时间:2020-03-29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概览本单元内容涵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大社会形态,包括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大政治体系。夏商周时期创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在选官上采用世官制,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色彩,属于典型的贵族政治。线索1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线索2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开创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
2、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的趋势。(2)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的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再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3)选官制度及监察制度的演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监察制度主要包括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汉代在地方设刺史、北宋在地方设通判、明朝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命题时空坐标内容索引主干梳理断点弥补概念理解重点深化史料考法定向突破高考感悟押题演练课时作业主干梳理断点弥补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
3、袭制(1)王位世袭制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出现,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开端。(2)王位世袭制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的方式决定。(3)继承方式:父子相传和。2.行政管理(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占卜兄终弟及【教材补缺】商汤的“仁德”政治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他“以宽治民”,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扩展了统治区域,远居黄河上游的氐人、羌人部落等纷纷来纳贡归服。商汤有许多轶事典故
4、,其中“解网施仁”反映出他“仁德”治国的思想,是成语“网开三面”的历史来源。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前提下,把一定的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2)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土地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义务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3)内容王族(4)影响①积极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稳定
5、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传播了周文化,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消极: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现象,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5)瓦解①原因: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瓦解;政治上: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②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侯混战、割据争霸的局面,分封制逐渐崩溃。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的公然挑战。③演变: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推行。井田制郡县制【图解历史】分封制的演变及影响2.宗法制—
6、—权力继承制度(1)概念: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继承上的矛盾,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3)特点①制度(主要特点)。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③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与“国”紧密结合)。嫡长子继承土地(4)作用①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②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和特权地位。垄断【易混易错】正确区分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一种地
7、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但分封制并不是全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宗法制中的“两个凡是”:凡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必选宗法制;凡是考查继承权,不管排行,只看嫡系,嫡长子继承是基本原则。【教材补缺】西周乡遂制度乡遂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乡遂”制度也就是“国”和“野”对立的制度。西周、春秋时期,周王和诸侯都城及四郊以内的地区,称“国”,“国”中之人称“国人”;四郊以外的地区称“野”,“野”的居住者称“野人”,或称“庶人”“鄙人”。“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其近郊,划分为若干“乡”进行管理,“乡
8、”以下分为州、党、族、闾、比。“遂”的范围指边远农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