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交贯 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

上下交贯 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

ID:5287700

大小:305.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上下交贯  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_第1页
上下交贯  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_第2页
上下交贯  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_第3页
上下交贯  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下交贯 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第3期船山学刊No.3,2010(复总第77期)ChuamhanJourn~(rest.tOtNo.77)上下交贯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魏涛(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本文认为,张载以天亦即太虚为形上根源的礼不是静态的,而是贯穿于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之中。并与其“天道性心”之哲学总纲紧密关联而动态展现的一个范畴。它衔接了有无、虚实、庸圣,充分体现了上下交贯、内外相合的特点。这为张载哲学体系的完善及关中民风的改善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关键词:张栽:礼学:体系中图分类号:B2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

2、87(2010)03—0146—04近年来,随着对张载思想研究的深入.新的问题域亦理想政治秩序的构建不断出现。张载礼学思想的研究成为这诸多新的问题中深受重视的问题之一。从所出现的研究成果来看,要么是北宋是儒、释、道三教互绌、融合时期。在佛老理论的从张载有关礼的论述出发只作平面叙述.要么从后世对冲击下。传统儒学面临着紧迫的理论危机。如张载所言。张载评价比较著名的那句“以礼教学者最善”出发.从关汉唐以来。儒学的最大问题就是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学学派的独特致思取向上或教育哲学的角度对其礼学思而不求为圣人。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张载对传统儒想作系统考察.要么

3、就是从今天传统文化日渐升温的背学进行了重构从而生发出他的“太虚即气”为中心的宇景出发.为历史上包括张载在内的圣贤礼论作投影于现宙论。这也成为他一切理论的生长点所在。实的反观式思考。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从理论建构的初衷来看,张载言天道。最终的归结还了张载礼学思想乃至于整个张载思想的研讨。但当我们在人道。在更为深刻意义上说明人生及道德修养问题。细读文本.置身于张载所深处的大变革时代的背景之下“太虚即气”的天道观,解决以往儒学中天人相分的问题。时。就不得不思考,为什么相较于同时代的道学家而言,从而思知“人所以为人”.进而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张载

4、如此重视礼?他对礼作了哪些有意义的而又富有逻道的确立提供必然的和普遍的根据。如其所言.“虚者天辑的建构?这些建构又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要解决地之祖”。“诚则实也,太虚者天之实也。万物取足于太虚。这些问题.笔者以为.最关键的在于需结合“天道性心”的人亦出于太虚。太虚者心之实也”。(t碱首先是人道之德:哲学总纲对其礼学思想之内在理路作深入考察方有所由诚的人道之实推出太虚为天之实.显然是由人道推及获天道。至于天地万物之“取足于太虚”.正说明太虚是天对万物的内在禀赋:而从“天之实”到“心之实”,则是就太虚一、从“礼本天之自然’到“天秩天序”及“万世太平”的作

5、为天人一性、天人一德而言。这也说明了太虚之天人一收稿日期:2009—11—06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关学和谐思想与陕西和谐社会建构”(09JK023)1~前期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魏涛(1978一),男,陕西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讲师。主要从事张载关学与宋明理学的学习与研究。一146-贯的性质;而天地的以虚为德,自然是太虚之至善属性的的逻辑起点。表现。他在言天时很自然的就过渡到人。将天人“一滚论之。”正如王植在《正蒙初义》解读“太虚”时所言:“⋯⋯先二、从“除了礼天下更无道’到“为生民立命(道)”

6、的儒谓不知形上还他是理,形下还他是气者,此也;至万物现实目标指向散而为太虚,散亦吾体,此又从既生人物之后而要其终;先儒谓其流乃是大轮回者。此也。”王植的分析中也可在张载“天道性心”的哲学总纲中.道相较于天而言.以看出张载从天道一步步落实到人道的基本思路那么处在次一级的位置,其意涵极为丰富。张载对道进行了新落实到人道以后.对于学者来说又如何进行修为?张载的阐释。提出了礼道贯通的思想。说:“虚者,仁之原,忠恕者与仁俱生,礼义者仁之用。”在张载哲学中,道的意义极为丰富。首先.道是气运太虚这个人类价值的总根源.进而导出了讲求“礼义”的动变化的过程,“由太虚,有天

7、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该修为方法.形成了从太虚到礼义的天人贯通.本体与工夫句中的道即是太虚之气的聚与散的变化过程这乃是气融为一体的特定范畴序列.充分展现了张载哲学天人合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他又以太和来说道:“太和所谓道。中一的特色。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太虚或者天才是礼的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纲绵相荡,胜负屈伸之形上根源.而不是天理。始。”阍道就是太和所包含的浮沉升降动静的变化。其次。张载以太虚言天,此点特别值得注意。讲天不是指向道就是太虚。张载认为:“太虚者自然之道”f7】.“世人知道探求自然界的规律.而是旨在为其最终要实现的“为万世之自然,

8、未始识自然之为体尔。”嘲道是自然、客观的。作为开太平”的政治理想服务。而为实现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