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髌骨骨折6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髌骨骨折6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ID:52878390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1

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髌骨骨折6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髌骨骨折6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髌骨骨折6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3页
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髌骨骨折6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髌骨骨折62例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镰钛聚離器治疗老年離骨骨折62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鎳钛聚離器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老年離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124例老年離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镰钛聚離器固定,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后随访0.5〜3年,比较两组的优良率。结果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64.5%、93.5%,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手术方法硬麻或腰麻下,应用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在離前正中作长约12cm纵形切口,逐层切开,显露離前腱膜,清除血肿,将

2、骨折复位,尽量解剖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由離底至離尖纵向或由外至内穿入2枚克氏针,两端露出骨皮质外约0.5cm,然后用2根0.8mm钢丝绕过针尖针尾并在験前"8”字交叉打结拧紧;聚験器固定:将在冰盐水中浸泡并扳开的離骨爪置于韻骨上下极,再用热盐水使其迅速复原,使離骨爪支牢牢固定于上下极间。术后第2天,即开始行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锻炼。去除石膏后逐渐行伸屈膝关节与抬举下肢活动并逐日增加。1.3疗效评定标准[1]采用改良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離骨关节面平整,膝关节无疼痛,主动屈膝>120°,股四头肌无萎缩;良:離骨关节面台阶3mm,膝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主动屈

3、膝〈60°,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平地行走跛行明显,不能下蹲。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处理采用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对62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0.5-3年,平均6个月o骨折全部愈合。疗效结果见表1。3讨论離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由于年龄原因,多有骨质疏松发生,骨脆性增加;中老年離骨骨折,多呈粉碎性[2]。老年人关节软骨面比较薄,对复位要求较高,如果关节面不平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所以对老年人移位性離骨骨折,要做到解剖复位。再者,即使解剖复位了,如果不能稳妥固定,患者就无法进行早期功

4、能锻炼,将导致骨质疏松加重,关节囊挛缩,離骨软骨面低应力病变等[3]。離骨骨折的治疗要求不仅要尽可能保留韻骨,还要解剖复位、牢靠固定,术中既要注意離骨后关节面的平整性,还要注意加强離骨前侧的抗张强度。所以基于以上特点,治疗老年離骨骨折的关键是要尽可能解剖复位,内固定要稳妥,尽早功能锻炼。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的特点是固定稳定、操作简单,在临床治疗離骨骨折中曾广泛应用,但是易发生克氏针断裂松动、退针、钢丝松脱、断裂、针尾触痛等,如果应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及上下极骨折穿针困难或反复穿针,这样会带来附加骨折。一般来说,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适用于横形骨折或骨折块较大的粉碎性骨折

5、。镰钛记忆合金聚離器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内固定材料,镰钛聚離器固定时,骨折固定接触面积较大,主要是张力侧固定,符合離骨、離股关节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点,能持续地向骨断端施加聚合压力,使離骨聚合于解剖位置直至骨愈合[4]。在临床上,严重的粉碎性離骨骨折采用镰钛聚離器后,石膏托外固定1周左右,再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这样有利于碎骨片之间形成纤维连接,同时关节囊、離韧带扩张部又可得到修复。本文80例老年,采用银钛聚離器治疗粉碎性離骨骨折,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后效果良好,说明镰钛聚離器治疗粉碎性離骨骨折有其独特的优点,即能够使粉碎性離

6、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符合韻骨、離骨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能够对骨折端集中用力,使離骨尽早地形成解剖结构和尽快地愈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韻骨。[参考文献][1]袁彦,韦绍仁.改良A0张力带与记忆合金聚離器治疗離骨骨折比较[J].广西医学,2002,7(24):956-958.[2]孟国成,陈立科,徐海涛,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離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7,74(9):1548-1549.[3]程根祥,王明海,董有海,等•记忆合金聚韻器治疗離骨骨折346例报告[J1.中国临床医学,2006,13(60):1016-1017.[4]孙秋成,

7、胡占营.鎳钛聚験器内固定治疗離骨粉碎性骨折33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21):56.(收稿日期:2009-07-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