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

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

ID:5290009

大小:535.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_第1页
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_第2页
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_第3页
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_第4页
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3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Mar.,2010第8卷第2期(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VoL8No.2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李绍林(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文章通过语法知识课对比,指出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三个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在教学内容上,综合课的语法是零散而非系统的,根据这个特点,提出的教学对策是在教学内容上要以旧带新,也可以根据需要酌情增减;在教学目的上,综合课的语法教学以提高留学生汉语听、说、读、写技能为目的,针对这一特点文章提出增加练习、学以致用和多讲语法点使用条件的教学对策;在教学原则上,综合课的语法教

2、学要以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原则,因此文章提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探索和创造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避免过多地理论化和专业化。[关键词]综合课;语法点;语法教学;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H1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306(2010}02—0026—07方法及其研究并不能代替综合课的语法教学研究。我们将在对比的基础上检查综合课的语法教一学和语法知识课各自的特点,并从几个方面提出、引言综合课语法教学的建议。本文中的“综合课”指“中级汉语综合课”,一律简称为综合课。对于综合课,不少人又把它称二、教学内容的对比:系统与零散为精读课。岑玉珍(2001)指出:“我们认为对

3、精读课的课型性质可以作这样的表述:精读课是汉(一)教学内容不同语基础知识的讲练课。”【l把这门课看成是精读语法知识课的内容是成系统的,一般是从词课,就把包括语法在内的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任素、词、词组、单旬、复句等依次讲下来,就系统性务更加凸现出来,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就拿这门来说,和给中国学生讲的语法系统是完全相同的,课的语法来说,综合课教材《桥梁一实用汉语中孙德金在《汉语语法教程》(2002,以下简称《教级教程》(陈灼主编,以下简称《桥梁》)上下两册程》)中给留学生学习语法的一条建议是:“第四,共有30篇课文,每课都有一个教学单元“语法例因为语法是一个系统,各部分之间联

4、系密切,因此释”,列出本课的语法点,大约7~8个,共有248学习当中要随时注意各部分内容的联系,要‘瞻个语法点,可以看出,语法教学是综合课的一项重前顾后’,这样效果会更好。”这就指明了语法知要内容,而且教学任务也比较重。与这种情况不识课的系统性。当然,语法知识课的系统虽然和相匹配的是,针对综合课的语法教学却鲜有研究,给中国学生讲语法的系统完全一样,但在某些内从而影响了综合课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对外容上会根据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或繁或简地做汉语教学中,还开设“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现代些调整,比如,汉语的“体”对留学生来说是比较汉语语法”等课,这些课属于语法知识课,和综合

5、难的,特别是“了。”和“了”语法意义的区分,在课的语法教学不尽相同,所以,语法知识课的教学语法知识课中最好是避免繁琐。但是,不管对留%收稿日期:2009—02—25作者简介:李绍林(1953一),男,北京人,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修辞。第2期李绍林:中级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对策‘27·学生有多么难,作为系统上的一个环节,属于解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授一个新语法“体”范畴的“了,”和“了:”必须要讲。语法知识点,最好是把这个语法点先置于它所在的语法系课的内容,一般是一个个章节编排的,要一章章、统中,复习比它更基础的有关内容

6、。例如对第九一节节的顺序展开教学,是环环相扣的,一般不能课《李群求职记》语法(一)“父母把我送到广州姑进行跨越式的教学。姑家(把,)”的教学,就有必要先复习一下最基本综合课的语法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根的“把”字句,给学生一个基础和准备,然后再进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课文中抽取出某些语法现入到这个新语法点中来,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象作为语法点进行语法教学。当然,教学大纲的再比如第十九课《健忘的教授》语法(六)“论文交语法编排是很系统的,也是严格地按照教学语法上去不久”,教材中的讲解是:“的章节顺序排列下来的,但是,综合课教材不能按⋯⋯上去”,趋向补语。引申义为:动作使照

7、教学大纲的语法系统编写,不能从教学大纲中人或事物由较低的部门到较高的部门,或是事物选择好语法点再去找课文,而是先确定了课文,然的产量、质量、水平等方面由低到高。后再从课文中选择语法点。某个语法现象对于学虽然教材这样讲解,但教学时却不能这样直习综合课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是有必要学接讲引申义,而是应该先从复习“上去”的本意习的,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编者就把它抽出“由低处到高处去”人手,然后过渡到引申义的来作为语法点。因此,这门课的语法是不成系统教学。的、零碎的,正因为如此,通常把其中的内容称为这种教学对策的思路是:虽然综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