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组歌》(节选).doc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组歌》(节选).doc

ID:52918661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组歌》(节选).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组歌》(节选).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组歌》(节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组歌》(节选)教学设计山东省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孙波教学目标:1.诵读《组歌》,理解诗歌中浪和雨的形象。2.品读《组歌》,学习文中拟人化写作手法。3.悟读《组歌》,认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在诵读中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2.理解作者笔下雨的形象3.体会文章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教学方法:诵读法(朗读和细读相结合)、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清风细雨,小鸟鸣蝉,风雨雷电,这些在我们平常人的眼中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笔下,不仅变得富有灵性,还能

2、替诗人说话,今天,我们就借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来欣赏一下诗歌的妙处。【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一般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本诗选的是其中两首。三、明确活动任务:1.诵读《组歌》,理解诗歌中浪和雨的形象。2.

3、品读《组歌》,学习文中拟人化写作手法。3.悟读《组歌》,认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听一听听老师(配乐)读诗,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重音。五、读一读1.【温馨提示】学生自读诗歌,在朗读中感知诗歌的形象;注意读出感情和节奏。2.思考:诗中的“浪”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_______的浪。六、品一品本诗语言优美,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请找出你认为诗中写得美的地方,作好批注,读一读诗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温馨提示:品读诗歌,可以从语言、修辞方法和诗的情感等方面来谈。

4、】七、悟一悟这首诗仅仅写海浪对海岸的爱情吗?这首诗借“海浪”这一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资料助读】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12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后因写一些较偏激的文章而被逐出黎巴嫩,1902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

5、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明确: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八、学一学依

6、照刚才我们学习《浪之歌》的思路和方法,下面同学小组合作学习《雨之歌》。读《雨之歌》思考:“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诗人借“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九、练一练一粒沙、一棵树、一株草、一片云……都可能触动我们的情丝,引发我们的想象。请用第一人称,运用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选取一物,以“_____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写一首散文诗,展现你对人生的思考。【要求】采用第一人称;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