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1).pdf

淬火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1).pdf

ID:52930150

大小:235.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1

淬火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1).pdf_第1页
淬火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1).pdf_第2页
淬火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1).pdf_第3页
淬火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1).pdf_第4页
淬火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1).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淬火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淬火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1、221陈乃录,潘健生,廖波(1.燕山大学,秦皇岛066004;2.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先进热处理与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0)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冷却技术发展概况。分为六个部分:水溶性聚合物类淬火介质的工业应用、淬火介质性能测试技术及其评价方法、冷却过程模拟技术、控制冷却技术及特殊冷却方法、冷却技术及设备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发展趋势。关键词:淬火介质;冷却曲线;计算机模拟;控制冷却中图分类号:TG15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690(2004

2、)03-0017-006TheProgressintheQuenchingTechnology1、221CHENNai-Lu,PANJian-sheng,LIAOBo(1.YanshanUniversity,Qinghuangdao066004;2.The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ofAdvancedHeatTreatingandSurfaceEngineeringofChinaMechanicalAssociationand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

3、ai200030)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developmentofcoolingtechnologiesforquenchingathomeandabroad;anditconsiststhefoollowingsixparts:Commercialapplicationofsolublepolymerquenchants,measuringandevaluatingcharacteristicsofquenchants,computersimulationofquenchingproces

4、s,controllablequenchingtechnologyandsomespecialquenchingmethods,applicationofquenchingtechnologiesandequipmentsandthetrendtodevelopmentofthequenchingtechnology.KeyWorks:quenchant;coolingcurve;computersimulation;controllablequenching淬火冷却技术作为热处理工艺过程的重要组成水溶性聚合物类淬火介质由于具

5、有介于水和油部分,自始至终伴随着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之间的冷却能力、冷却能力的可调节性、在淬火件表步。但是,由于冷却过程的复杂性和具有瞬间完成面形成一层可提高传热均匀性的可逆的聚合物膜和的特点,加之测量仪器和研究手段的局限,而使其研符合环保要求等优点,正在被普遍认识和接受,并在[1~6]究和控制水平滞后于热处理的加热过程。近十年,合金钢的调质、表面喷淬等方面得到了应用。随着测量技术、计算水平、重视程度以及解决工程问如国内某机车连杆制造厂,采用水溶性聚合物类淬题迫切性的提高,在新型淬火介质、淬火介质评价、火介质对42CrMo钢机车连

6、杆淬火,由于同时采用了淬火冷却过程机理研究、过程模拟和控制冷却等领控时浸淬技术,使淬火件既避免了开裂,又使力学性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能得到明显提高(由原来的油淬较难满足Rm本文将重点就水溶性聚合物类淬火介质的工业932MPa和Rp0.2785MPa要求,达到现在Rm应用、冷却曲线测量和评价、淬火冷却过程模拟、控1000MPa和Rp0.2850MPa的力学性能指标,产品合制冷却技术和特殊冷却方法等方面介绍一些国内外格率达到100%)。文献[7]在20CrMnTi和20Cr渗最新研究成果,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碳淬火齿轮(模数3

7、)上尝试了采用水溶性聚合物类1水溶性聚合物类淬火介质的工业应用介质淬火,结果表明渗碳齿轮的有效硬化层深度明收稿日期:2004-03-04作者简介:陈乃录(1960.9),男,辽宁省抚顺市人,研究员,从事冷却技术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30余篇。∀热处理#2004年第19卷第3期!17!显提高。由于聚合物淬火介质沿齿轮表面轮廓形成通过对冷却曲线的分析,可以较好的了解介质均匀可逆的聚合物膜,提高了冷却的均匀性,轴齿的特性。但是对于多数淬火介质,尤其是水溶性聚轮、滑动齿轮和半轴齿轮的公法线尺寸、孔径尺寸和合物类淬火介质,在静态下无法发挥其性

8、能,而且在键宽尺寸变化与油淬基本相当,带花键内孔的减速实际淬火过程中几乎所有淬火介质都是在搅拌状态小齿轮的某些尺寸变化大于油淬,精度损失最多比下工作,因此测量搅拌状态下介质的冷却能力是实油淬大0.5级。际工程的需要。对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