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pdf

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pdf

ID:53017451

大小:4.12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4-12

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pdf_第1页
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pdf_第2页
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pdf_第3页
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pdf_第4页
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卷第4期气候与环境研究V_01.2O.NO.42015年7月ClimaticandEnvironmenta1ResearchJu1.2Ol5晏正滨,林朝晖,张贺.2015.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4):393-410.YahZhengbin,LinZhaohui,ZhangHe.2015.EvaluationandbiasanalysisfortheperformanceofIAPAGCM4.0insimulatingtheEast

2、Asiansubtropicalwesterlyjet[J].ClimaticandEnvironmentalResearch(inChinese),20(4):393-410,doi:10.3878/j.issn.1006.9585.2015.14095.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4.0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及偏差原因分析晏正滨,2林朝晖1,3张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029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

3、044摘要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4.0总共3O年(1979~2008年)的AMIP(大气环流模式比较计划)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评估了模式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能力,分析了模式模拟偏差的可能原因,以及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IAPAGCM4.0可以较好地模拟出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冬季和夏季的空间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特征;与JRA.25再分析资料相比,模式模拟的急流强度总体偏弱:就急流位置而言,模式模拟的急流位置冬季略偏南,夏季则相对偏北;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夏季西风急

4、流的季节内演变特征,包括夏季西风急流位置逐月北跳的特征,只是模式模拟的逐月西风急流位置仍偏北。夏季200hPa纬向风EOF分解结果表明,模式模拟和再分析资料的EOF一模态空间型态较为接近,均反映了西风急流的年际变化特征,但两者的时间系数相关较小,表明模式对西风急流南北位置年际变化的模拟偏差较大。针对模式模拟的地表感热通量及对流层中上层经向温度差(MTD)的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对阿拉伯半岛东南部、阿拉伯海西北部及印度北部的地表感热通量的模拟存在偏差,影响到对流层中高层温度场、高度场的模拟,使得IAPAGCM4.0模拟的MT

5、D强度较再分析资料相对偏弱,MTD变化最大的区域位置相对偏北,且模式模拟的MTD年际变化与再分析资料相比也有较大偏差,从而造成模式对西风急流模拟的偏差。此外,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也可影响对流层中上层经向温度差的模拟,进而影响模式对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模拟。关键词大气环流模式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经向温度差感热通量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文章编号1006.9585(2015)04.0393.18中图分类号P461文献标识码Adoi:10.3878~.issn.1006-9585.2015.14095Evaluationa

6、ndBiasAnalysisforthePerformanceoflAPAGCM4.0inSimulatingtheEastAsianSubtropicalWesterlyJetYANZhengbin一,LINZhaohui一,andZHANGHe1InternationalCenterforClimateandEnvironmentSciences(ZCCES),InstituteofAtmospheric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o'ing1000292Universi

7、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o'ing1000493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onForecastandEvaluationofMeteorologicalDisaster,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Naming210044收稿日期2014.05.12;网络预出版日期2014.09.25姿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10202,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2011D

8、FG234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项目41175073、U1l33603作者简介晏正滨,男,1986年出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气候模拟及预测研究。E—mail:yanzhb@mail.iap.ac.cn通讯作者林朝晖,E—mail:lzh@mail.iap.ac.cn气候与环境研究20卷394ClimaticandEnvi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