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oc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oc

ID:53064918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1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84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采用丹那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丹那呼与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肌瘤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和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子宫肌瘤症状控制时间和持续用药时间明显短丁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患有了宫肌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

2、床效果非常明显。[关键词]小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治疗[中图分类号J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J1674-0742(2013)06(b)-0091-02子宫肌瘤是处于育龄期的妇女一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一种,主要含有雌、孕激素受体,该类肿瘤的生长发育过程与雌、孕激素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孕激素主要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过程,是临床上应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一个重要基础。该研究选取了2010年8月一2012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42例子

3、宫肌瘤患者的资料,并将其与同期采用丹那醴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比较,以期观察子宫肌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现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次研究选取该院8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7-51岁,平均38.2岁;已婚患者26例,未婚患者16例;患病时间1—9年,平均2.8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6-53岁,平均38.6岁;已婚患者28例,未婚患者14例;患病时间为0.5-7年,平均患病时间为(2・5±0・8)年。1・2方法对照组:口服丹那咯200mg/次,3次/d;治疗组:口服

4、丹那坠200mg/次,3次/d,口服米非司酮,12.5mg/次,1次/d。对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症状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和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幅度、子宫肌瘤症状控制时间、持续用药时间、药物不良反应。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肌瘤彻底消失,子宫的体积大小恢复正常状态;有效:治疗后症状表现明显好转,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程度超过20%;无效:症状表现没有任何改善,子宫肌瘤体积没有变化,或明显变大。1・4统计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

5、资料进行x2检验。2结果2.1子宫肌瘤症状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经丹那哇治疗后子宫肌瘤症状治疗效果为: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子宫肌瘤治疗总有效率73.9%;对照组患者经丹那咤与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后子宫肌瘤症状治疗效果为: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3例,子宫肌瘤治疗总有效率92.9%o两组子宫肌瘤症状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子宫肌瘤体积和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幅度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84.28土4.16)g/L和(91.36±3.74)g/L,组内差异有统

6、计学意义(1X0.05);肌瘤体积分别为(327.84土34.16)cm3和(142.58±12.64)cm3,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83.66±3.85)g/L和(98.72+4.08)g/L,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体积分别为(319.76±32.18)em3和(71.63+11.83)cm3,组内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肌瘤体积减小明显,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

7、见表2。2.3子宫肌瘤症状控制时间和持续用药时间对照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症状控制时间为(18.39±1.68)d,治疗组为(14.27±2.95)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持续治疗时间为(21.46土2.01)d,治疗组为(16.24±1.75)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2.4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3讨论人体的肌瘤组织中有大量的雌、孕激素受体存在,且实际含量与周围肌层比较明显高出很多,孕激素受体(PR)mRNA也呈现过度表达趋势。米非司酮是孕激素

8、受体的一种拮抗剂,与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可以达到孕酮的5倍左右,可以使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被充分阻断。米非创酮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后会导致受体发生变构,多处磷酸化,使受体二聚体虽与能够DNA的结合区相结合,但不能够将有赖于孕酮(P)的基因激活,使激活转录、合成蛋白质孕激素受体的过程得到有效抑制,从而对孕激素促了宫肌瘤生长起到阻断效果。同时该药物还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