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学会“蹲下来”看孩子-论文.pdf

教师,应学会“蹲下来”看孩子-论文.pdf

ID:53071467

大小:65.3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6

教师,应学会“蹲下来”看孩子-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教师,应学会“蹲下来”看孩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EISHIZHIDAO为师之道口李继侠我居住的小区有一家叫“壹教师真正不“居高”了,孩子才会分利”的超市,生意红火,精明的与教师亲近,才会与教师说心里商家很懂儿童心理学,在超市货话,甚至是悄悄话;而教师只有听架底处和进出口,摆满了儿童玩到了孩子的真心话,才能了解孩具、儿童食品,而在高架处则摆放子的内心需求,知道孩子细微的供成人挑选的货物。这种智慧的心理变化,并找出适当的办法帮售货方式,体现了“蹲下来看孩孩子及时解决问题。子”的销售理念。二是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要“蹲下来看孩子”?问题。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因为只有蹲下来,成人才能与

2、孩问题、解决问题,就需要与孩子处子处在同一视角,才会给敖孩子师一,应会一蹲下来一看于同一视孑觉;而“蹲下来”,可以帮种平等和信..任的感觉。对于教育助教师在心理上、情感上与孩子而言,“蹲下来看孩子”就是要求保持一样的高度,进而把握看待I教师在心理上、情感上与学生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尺度。比如,持一样的高度,以平和的眼光和教师“蹲下来”,当你看见孩子流尊重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理解学鼻涕,就不会斥之为“不讲卫生”;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见孩子下课打闹,就不会斥之为从生理学的角度讲,教师站“顽劣”;见孩子读文章结结巴巴,着与孩子交流,孩子就要仰

3、着头,就不会斥之为“脑子笨”;见孩子这是非常累的。当然,多数的小上课玩铅笔橡皮,就不会斥之为孩子是不会这么傻的,他们的做“多动症”⋯⋯正是这种“蹲下来”法通常是对你不予理睬,不再与的姿势,让教师得以“换位”,进而你交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蹲下来,孩子就能看到你的眼神,征,选择适当的施教方式。能从中体会你是否与他处在平等三是尊重理解孩子的言行。的地位。你的举动、你的言语,都通常情况下,师生间的交流是教会从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孩子师说学生听,这样的“习惯”形成能体会到教师是善意的还是恶意了教师施教的定式。然而,这样

4、的,是亲昵的还是敷衍的。眼睛“蹲下来”,而且是让这种姿势变的交流不可能达到师生沟通的效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教师没有从成一种好的心态?需要做好以下果,因为孩子没有充分表达,甚至内心把孩子摆上平等的地位,那三点:根本就没有表达的机会。而让教么孩子就会远离教师,甚至惧怕一是放下“权威”的架子,摒师“蹲下来”,就是要倾听孩子的意教师。弃“居高”的心理。教师在孩子面见与看法,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孩子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前摆“架子”,与孩子讲话“居高临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行为,进而达过这样一句话:大人应该蹲下来下”,看似很正常——教师在孩子到师生间的相互商

5、量、相互认可。和孩子说话。“蹲下来”不仅是一面前要保持“尊严”。然而,恰恰有了这样“蹲下来”的交流,教师再种姿势,更是一种好的心态。这是这种“权威”的架子和“居高”的看孩子,就会感到许多幼稚可笑的就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深切地理心理,让教师难以“蹲下来”,进而东西可能会变得不幼稚、不可笑,解“蹲下来”的含义,才能真正做拉伸了教师与孩子的距离,使得许多错的东西往往有其合理的一到“蹲下来”;而只有“蹲下来”,才孩子有话也不愿意与教师说。因面。而教师这样“蹲下来”,不仅能真正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需此,让教师能够“蹲下来”的关键,仅是体谅了孩子的错误,

6、更重要要。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做到还是教师要放下“架子”。只有当的是尊重了孩子心理。毒38中国教工201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