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阅读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论文.pdf

教给阅读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论文.pdf

ID:53071471

大小:113.32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6

教给阅读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教给阅读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N2014年第31期(总旁第2论59坛期)@禽⑨国@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何伟萍(五华县第二小学,广东梅州514400)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是学生的最薄弱环节,为了较好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捉题眼,教会学生质疑问难;求创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重习题,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关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迁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教给方法;培养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听、说、读、写能方法和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力的全面体现

2、,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法,起到“以读促写”的效果。文素养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出:“具有独立阅读四、抓关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阅读教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重点词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为了更好地把学生的学句,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呢?我认为我应该从以下几

3、方面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在实际教学加以提高:中,我们是这样做的。1.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一捉题眼。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小学阶段,有些文章中往往由重点词句直接点明了文章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培养学生思中心,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中心句。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的教维独特性的有效途径。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创新的冲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而学生从“不会内容。如《詹天佑》开头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质疑”到“会质疑”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其中“爱

4、国”、“杰出”正是全文的中心。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中心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坚持不懈地引导下,认识冲突、引导自己探句,注重以读为本,学生很快理解了课文,体会到了詹天佑的崇索读懂课文的途径,这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那么如何引高品质。导呢?以课文《出色的老师》为例,这是一篇以文章中心为题目的2.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从分析题目人手,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只要分析、理引向质疑问难,学生即可根据题目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出色的老解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就能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理师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出色的老师?等许多问题。然后让学

5、生带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就要注意教给他们理解句子的方法,教会他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从课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题中去设疑解疑的确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方法。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你想,四二、求创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只有学习贵在创新,在教学中让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维,驰骋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如果想象,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的特征是敢于标新立我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能帮助学生深刻地异,独树一帜。孔子说: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中,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驰骋想象,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独3.抓住过渡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的信息,然后独立创新。如教《詹天佑》一课,让学生理解“人”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字形路后,问学生:你有比这更好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难题吗?让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如《陆羽与<茶经>》中的“陆羽不仅精通茶学生开动脑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的像盘山公路一样筑铁艺,而且博学多才。”正是文中的过渡句,它概括了陆羽的两大特路,有的说打隧道等等,有的发现自己的设计行不通,有的通过点“精通茶艺”和“博学多才”,也在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

7、作用。比较后,还是认为没有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的好。学生理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也可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油然而生出对詹天佑敬佩之情。因此,我们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小养成勤五、重迁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于思考的习惯,为将来成为创造型的人才打好基础。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确,语文教学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