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井壁取芯在肇州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论文.pdf

旋转式井壁取芯在肇州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论文.pdf

ID:53077899

大小:388.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6

旋转式井壁取芯在肇州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论文.pdf_第1页
旋转式井壁取芯在肇州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论文.pdf_第2页
旋转式井壁取芯在肇州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论文.pdf_第3页
旋转式井壁取芯在肇州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论文.pdf_第4页
旋转式井壁取芯在肇州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旋转式井壁取芯在肇州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2期西部探矿工程71旋转式井壁取芯在肇州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谷继喜(大庆钻探地质录井一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11)摘要:肇州油田不断地滚动开发和扩边,其油水关系复杂化、油水界面认识不清的问题越发突出。只凭单一的测井资料划分油水层,已不适应开发的需要。有些井经射孔开发后,产能较低,有的井只产水不产油。针对这种开发现状,为了探索低孔低渗、裂缝不发育的扶余油层有效开发途径,在州602区块设计了7口开发首钻井,引入录井技术进行旋转式井壁取芯工作,以便对该区油水层进行综合解释评价。7口井共分析样品220块,通过对实物的现场观察及饱

2、和烃气相色谱分析、岩石热解分析、镜下荧光显微图像等分析,对本区油水层进行量化比较、解释评价,绘制了Pg—AC、Pg—Rt解释图板,建立了肇州油田油水层解释标准。经4口井10个层试油验证,解释符合率达91.2%,证实该区解释标准、解释图板有效可行,从而为肇州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减少了盲目的开发,提高了采油效率,节省了钻井成本。关键词:井壁取芯;地质特征;认识规律;图板建立;解释评价;实例应用中图分类号:TE2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716(2014)02—0071—05大庆外围油田扶余油层有近4x108t难采储量未

3、动技术、饱和烃色谱分析技术和镜下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用,都属于低或特低渗透油藏。肇州油田就是其中之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本区油水层的特性,总结出解释方一。为有效动用这部分储量资源,急需研究适合于低法。通过以上录井技术对本区进行解释评价,绘制图渗透油田的油水层解释方法,准确评价扶余油层的油板,建立解释标准,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水层特征,进而大幅度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为1地质概况此,在州602区块7口开发首钻井中进行旋转式井壁取1.1构造特征芯录井,在油层中直接获取第一手岩芯资料,便于客州602区块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模观、准确地评价该

4、区油水层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形成范屯鼻状构造上。该鼻状构造是在古中央隆起带上继工业化配套技术,使其尽快在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藏承性发育的构造,由南向北倾没。该区扶余顶面整体中规模化应用。根据邻井扶余油层井高压物性资料统构造形态起伏较大,顶面海拔在一1560~一164Om。工计:本区地层原油密度0.812g/cm。,地层原油粘度区内发育着3条近东西向的断层构成了断阶地形,断层6.4mPa·S,地面平均原油密度0.8686t/m。,原油粘度延伸3km左右,断距50m左右。46.3mPa·S。本区扶余油层区域油藏形成的主导因素扶余油层地震反射

5、层表现为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两是砂岩发育情况,同时油水分布高低又受断块的影响,类,断层走向分南北、东西2组,将全区分层若干断块。继承性发育的地垒块油柱较长,各断块无统一的油水坳陷期断裂的特点是:纵向上所切割地层厚度受泥岩界面,油藏类型为断块一岩性油藏。扶余油层纵向为层制约,浅层断层与深部构造起伏形态及深大断裂有上油下水,虽然存在一个宏观的油水包络面,但具体到一定的相关性;平面上延伸长度一般不到10km,断层州602区块每口井存在着很大差异,虽然油气运移波及成因主要与基底断裂走滑和沉积差异压实有关。剖面到的范围内普遍含油,但能否采出还需要急

6、需研究适上断裂系统多呈负花状构造,浅层的堑式断裂多和深合于低渗透油田解释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对州602区块层的早期断裂相对应。区域内受到东西方向的张力影旋转式井壁取芯的实物资料观察及利用岩石热解分析响,所以形成互相切割的断层形态。根据断层的区域收稿日期:2013一O8—26修回日期:2013—09—16作者简介:谷继喜(1964一),男(汉族),山东平阴人,工程师,现从事油气水层解释评价工作。72西部探矿工程2014年第2期应力场,东西向断层为主要断层,南北为次生断层。扶余油层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为主,含量分1.2储层物性与岩矿特征

7、别为37%、36%,绿泥石中70%为富铁绿泥石;其次为州602区块扶余油层孔隙中次生石英发育,孔隙主蒙/伊、蒙/绿混层。粘土矿物产状主要为搭桥状和充要为缩小粒间孔,岩芯孔隙度为8.1%414.2%,平均为填状,伊利石发丝状贴附在颗粒壁上垂直生长,并在孔11%,空气渗透率平均为1.2xlOmm。扶余油层砂岩隙中交织搭桥;绿泥石集合体呈菜心状或书页状贴附成分主要为石英(21%~26.7%)、长石(29.2%-36.2%)在颗粒表面或充填于孔隙中。和岩屑(平均33.8%),粒度中值为0.068~0.1llmm,分1.3油藏剖面对比选系数为5

8、.70410.08,分选性中等。薄片分析储层胶州602区块旋转式井壁取芯录井共7口,都进行了结类型以泥质胶结、钙质混合胶结为主,平均泥质含量综合解释。根据井的分布位置由北向南依次为州9.7%。局部钙质较富集,泥质多具重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